[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外接调压插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1320.7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7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华电子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02;H01R24/00;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夏万征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外接 调压 插接 装置 | ||
1.一种新型外接调压插接装置,包括三极插座及与所述三极插座相插接的三极插头,所述三极插座包括一个中空的圆筒状塑胶外壳、圆形铜柱以及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铜柱及所述圆筒状塑胶外壳固设于所述连接件的两端,所述圆形铜柱内设有接触芯,所述圆筒状塑胶外壳内套设有接触片固定座,所述圆筒状塑胶外壳的内壁上固设有第一金属接触片,所述接触片固定座的中心插设有第二金属接触片,所述第二金属接触片与所述接触芯电连接,所述接触片固定座上安装有第三金属接触片,所述第一金属接触片与所述第三金属接触片之间设有调压元器件,所述三极插头为三芯圆柱形插头,所述三极插头与电源连接,所述电源内设有电源输出短路保护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外接调压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出短路保护电路包括变压器、外接插头、多芯共模电感、短路取样单元、短路信号控制器、比较放大器、光电耦合器、PWM调制器及驱动器,所述外接插头、所述多芯共模电感、所述短路取样单元、电压取样单元、所述比较放大器、所述PWM调制器及功率开关依次连接在电路上,所述短路信号控制器、所述短路取样单元组成附加短路保护电路与所述比较放大器、所述电压取样单元组成电压/电流控制电路并联设置于所述光电耦合器与所述多芯共模电感之间,所述多芯共模电感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接触片、所述第二金属接触片及所述第三金属接触片电连接,所述驱动器与所述变压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外接调压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芯圆柱形插头的插接部为同轴圆筒,所述同轴圆筒的内壁设有第四金属接触片,所述第四金属接触片为鼓形金属接触片,所述同轴圆筒的外表面间隔地设有第五金属接触片及第六金属接触片,所述第五金属接触片及第六金属接触片之间设有绝缘塑胶件,所述第四金属接触片与所述接触片固定座的第二金属接触片电连 接,所述第五及第六金属接触片分别与所述第一金属接触片及第三金属接触片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外接调压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接触片包括鼓形基片及沿所述鼓形基片一端延伸的第一接触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外接调压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接触片包括中空的针状本体及沿着所述本体延伸的金属套环,所述金属套环上开设一个通孔,所述的针状本体端部设有若干分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外接调压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固定座包括圆筒状本体及与所述圆筒状本体顶面一体成型的凸出部,所述圆筒状本体的侧壁开设有位置相对的第一凹槽,所述圆筒状本体的侧壁还开设有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同的第二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外接调压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固定座上安装有第三金属接触片,所述第三金属接触片包括第一基片、第二接触脚及两个第三接触脚,所述第二接触脚形成于所述第一基片的一端并向所述第一基片的一侧延伸,两所述第三接触脚形成于所述第一基片的另一端并向背离所述第二接触脚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一基片上开设一个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外接调压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固定座上的凸出部开设有一个与所述圆筒状本体相通的孔,所述第三金属接触片的第一基片套设于所述凸出部,两个所述第三接触脚插入所述第一凹槽,所述接触片固定座的凸出部套设有一个封胶塞。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外接调压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接触脚插入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调压元器件设于所述第一接触脚与第二接触脚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外接调压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 为L形PVC塑胶件,所述调压元器件为调压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华电子科技(惠州)有限公司,未经明华电子科技(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132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