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格棚式管道消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7136.5 | 申请日: | 2014-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4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冯奕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奕炜 |
主分类号: | F16L55/033 | 分类号: | F16L55/033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 |
地址: | 5168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格棚式 管道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声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格棚式管道消声器。
背景技术
管道通风消声器常用于供热通风类工程中,如地铁遂道通风系统、楼宇中央空调通风系统、机房散热通风系统等等,其目的是在确保通风要求的前提下,消除设备噪声对环境的影响。管道通风消声器一般安装于通风管道中,可安装于进风口、排风口、回风口等位置。通风系统中采用大型风机等机械通风设备时,会产生很大的噪声,噪声通过通风管道往外传播,会对相应位置或区域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特别是风口位置室内或靠近居民区,其噪声影响尤为严重。在现代城市和工业发展中,管道通风消声器是必不可少的工业产品,使用非常普遍。
消声器的声学性能和空气动力性能,取决于声学填料的声学性能、消声片的内部结构、气流通道的断面尺寸、气流速度及消声器的有效长度等因素。主要参数有插入损失、气流再生噪声、压力损失等。
目前,市场上应用的多是整体式消声器,需要整体搬运、整体吊装,安装难度大,不适用于大型的通风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格棚式管道消声器,该消声器吸音隔声性能更好,而且安装和拆卸效率高,方便设备维护和检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格棚式管道消声器,包括管道外壳,所述管道外壳由消声板组装而成,在管道外壳内设有消声片,消声片为板式结构,并纵横交错拼接连接于管道外壳内,在消声板和消声片内均设有吸音隔声材料,在消声板内部和消声片侧壁上均设有吸音孔。
优选的,上述消声板和消声片为镀锌钢板、不锈钢板或铝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格棚式管道消声器结构简便、设计合理、成本低、模块化组装,采用上述结构,为产品的搬运和安装提供便利,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日常检修,并且在长度相等、通风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吸声面积更大,消声效果更好,气流组织顺畅,可以以更短的长度满足更高的消声要求,适用于各类中型和大型通风风道系统,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格栅式管道消声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格栅式管道消声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附图1-2所示,一种格棚式管道消声器,包括管道外壳1,管道外壳1由消声板组装而成,在管道外壳1内设有消声片2,消声片2为板式结构,并纵横交错拼接连接于管道外壳1内,其结构形状呈井字型,消声片2的厚度、长度以及消声片2之间的间距根据消声要求进行选择。在消声板和消声片2内均设有吸音隔声材料,在消声板内部和消声片2侧壁上均设有吸音孔,吸音隔声材料的吸声材料作防水防尘密封处理,确保吸声材料不外逸,维持吸声材料良好的物理状态,隔声材料可选用高密度的离心玻璃棉,玻璃棉压缩量为5%;吸音孔孔径为Ф2.5mm,吸音孔间距为5.0mm,吸音孔呈等边三角形排布,穿孔率设置为23%。为了满足多种场合的使用要求,可采用不同的隔声材料和吸声材料的配比组合。
本实施例中,管道外壳1由消声板组装而成,消声片2为板式结构,并纵横交错拼接连接于管道外壳1内,从而使该管道消声器采用模块化板材进行组合,组装、拆卸效率非常高,大大方便消声器的维护和检修。
另外,消声板和消声片2可选用镀锌钢板、不锈钢板或铝板,消声板和消声片2表面可以进行喷漆、粉末喷涂等处理,起到消声器防锈和装饰功能。
本实用新型格棚式管道消声器组装时,管道消声器两端可安装法兰与通风管道连接,气体经过该格棚式管道消声器时,噪音通过吸音孔被吸声材料吸收,并通过隔声材料阻隔,大大减小了噪音传出外部,造成噪音污染,在长度相等、通风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吸声面积更大,消声效果更好,气流组织顺畅,可以以更短的长度满足更高的消声要求,适用于各类中型和大型通风风道系统,值得广泛推广使用。由于吸音隔声材料为市面常见,在此不详细描述。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实现的优选方案,并非限定性穷举,在相同构思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变换形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奕炜,未经冯奕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71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机交互式虚拟触控装置、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用于执行去重复操作的碎片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