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金刚石磨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2810.0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5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陶洪亮;李丽英;范红涛;莫令添;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奔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5/00 | 分类号: | B24D5/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金刚 石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刚石磨轮,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金刚石磨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金刚石磨轮一般由刀头和基体组成,刀头直接焊接在基体上面组成金刚石磨轮成品。生产中,由于需要进行持续高温焊接,基体容易出现变形,从而出现震动;回收时,需要通过高温取下刀头,大大缩短基体寿命。中国专利文献号为CN2925751Y于2007年7月25日公开了一种金刚石磨轮,包括设置在基体上的金刚石磨块,金刚石磨轮为分体结构;基体包括相互套接的环形基板和安装板,金刚石磨块环状嵌设在基板上,基板上对应的设置有凹槽。第一基板与第一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对接螺纹;第一基板与第一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对应的第一装配台阶;第一装配台阶包括第一基板台阶和第一安装板台阶。该结构的安装方式,长时间使用螺纹容易打滑,或者影响效果。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装配简单、性能可靠、寿命长、更换率低的组合式金刚石磨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组合式金刚石磨轮,包括基体和刀头;所述基体呈环形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环和套环盖;所述刀头错位排列的焊接于套环上;所述套环环套于基体上;所述套环盖配合装配于基体的端面上,且按压套环的端部。
所述刀头呈扇形的块状体,其中外弧面为加工面,内弧面为焊接面;所述套环呈环形体,表面径向间断焊接若干个刀头,同一平面上的刀头均布设置于套环表面,相邻平面的刀头彼此错位排列设置。
所述基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其中第一台阶面直径比第二台阶面小;所述套环环套于第一台阶面上,第二台阶面定位套环一端。
所述套环盖呈圆环形,其内径大于或等于基体的内径,外径大于第一台阶面的直径;所述套环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台阶面的长度,以使套环盖延边周向按压套环另一端。
所述第一台阶面与套环内壁通过粘合物粘贴固定。或者,所述第一台阶面与套环的装配面上分别对应均布至少两矩形凹槽,对应的凹槽内设置有矩形定位销,利用定位销进行固定。或者,所述第一台阶面与套环的装配面对称设置至少两处平面;所述基体内壁对应平面处径向设置有阶梯通孔;所述套环对应阶梯通孔设置有螺纹孔;定位螺钉从基体内壁穿过阶梯通孔,与套环螺纹连接。
所述套环盖上对称设置若干阶梯孔,基体对应设置有螺纹孔或通孔。螺纹孔用于装配螺钉,使套环盖与基体固定连接;通孔用于插设螺钉,使本磨轮与机体固定连接。
所述套环的材质为钢材。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套环,刀头焊接于套环上再与基体装配,使基体可以避免刀头在焊接过程中因持续高温而导致基体变形,从而导致在安装时上机困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震动。刀头的错位排列,可以合理利用基体位置增加刀头数量和避免刀头脱落,大大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更换的频率;此外,刀头宽度可以变窄,即在配方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提高产品的锋利度,从而使生产效率得到较大提高。套环采用物理方式固定在基体上面,回收重复利用时可以较为简单的从基体上取下,避免通过高温方式取下废旧刀头后需再次机加工切削,延长了基体的使用寿命。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装配简单、性能可靠、寿命长、刀头更换率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图3,本组合式金刚石磨轮,包括基体1、刀头2、套环3和套环盖4、其中基体1呈环形体,其内部为阶梯通孔设置;刀头2错位排列的焊接于套环3上,套环3为钢材;套环3环套于基体1的侧壁上;套环盖4配合装配于基体1的端面上,且按压套环3的端部。通过增加套环3,刀头2焊接于套环3上再与基体1装配,使基体1可以避免刀头2在焊接过程中因持续高温而导致基体1变形,从而导致在安装时上机困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震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奔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奔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28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夹具
- 下一篇:打磨夹具的压力控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