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镍氢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2695.7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0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能源(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34 | 分类号: | H01M10/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6 | 代理人: | 钟胜光 |
地址: | 2140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镍氢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镍氢二次电池是继镍镉电池之后的新一代高能碱性二次电池,具有高容量、大功率、无污染等特点,因此,镍氢二次电池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镍氢二次电池一般包括密封在电池壳体内的电极组和碱性电解液。所述电极组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及隔板。正极片包括正极集电体和涂布在所述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材料层,所述正极材料层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和粘合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一般为氢氧化镍。负极片包括负极集电体和涂布在所述负极集电体上的负极材料层,所述负极材料层含有负极活性物质和粘合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一般为储氢合金。所述隔板设置在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具有电绝缘性和液体保持性。
现有技术中,如专利文献1所示,一般在负极集电体的两面上形成负极材料层。在负极集电体的两面上形成的负极材料层的组成一般相同,并且厚度通常也相同。有时为了提高电池性能,需要将不同的负极活性物质混合后直接制成负极材料膏糊并涂布到集电体上。但是,本发明人发现,对于有些难以共混使用的负极活性物质而言,这样的方案无法使用,并且,在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池性能而需要更换其中一种负极活性物质或调整负极活性物质的用量时,均需要重新配制新的负极材料膏糊,原先制备的膏糊则无法继续使用。因而,存在负极活性物质更换困难、费时、容易发生负极材料浪费等问题。
此外,现有技术中,作为使用了这样的负极片的电极组的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通常将正极片5、第一隔膜6、负极片7、第二隔膜8按照该顺序层叠而形成层叠片9,将该层叠片9卷绕到卷芯上,从而制成卷绕式电 极组。在这样的卷绕式电极组中,在电极组的最内圈以及最外圈均由负极片单独构成。最内圈的负极片的一面上的负极材料层与卷芯外周面相对,最外圈的负极片的一面上的负极材料层与电池壳内壁面相对。本发明人发现这样的电极组存在负极材料层中的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低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中国发明专利CN101589491A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了能容易地将各种负极活性物质组合使用、且负极活性物质的组合容易实现变更、负极材料的浪费少、设计性强的负极结构的镍氢二次电池。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极片的负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高的镍氢二次电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镍氢二次电池,其包括电极组、电解液及电池壳,所述电极组是将正极片、第一隔膜、负极片、第二隔膜按照该顺序层叠并卷绕到卷芯上而成的电极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由第一负极片和第二负极片层叠而成,所述第一负极片包含第一负极集电体和形成在所述第一负极集电体的两面上的第一负极材料层,所述第二负极片包含第二负极集电体和形成在所述第二负极集电体的两面上的第二负极材料层。
本实用新型的镍氢二次电池中,优选所述第一负极片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第二负极片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不重叠。
本实用新型的镍氢二次电池中,优选在所述电极组的卷绕始端侧,所述第一负极片的端部与所述第二负极片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所述卷芯的周长,在所述电极组的卷绕末端侧,所述第一负极片的端部与所述第二负极片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所述电池壳的内周长。
本实用新型的镍氢二次电池中,优选在所述电极组的卷绕始端侧,所述第一负极片的端部与所述第二负极片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卷芯的周长,在所述电极组的卷绕末端侧,所述第一负极片的端部与所述第二负极 片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电池壳的内周长。
本实用新型的镍氢二次电池中,优选所述第二负极片的两端位于所述第一负极片的两端之内,所述第一负极片与所述第二隔膜接触,且在所述电极组的卷绕末端侧,所述第一负极片与所述电池壳的内壁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镍氢二次电池中,优选所述第一负极材料层中所含的第一负极活性物质与所述第二负极材料层中所含的第二负极活性物质不同。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容易地将各种负极活性物质组合使用、且负极活性物质的组合容易实现变更、负极材料的浪费少、设计性强。进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能有效提高镍氢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镍氢二次电池中,负极片是通过将两个负极片层叠而成的,与现有技术的负极片相比,其制作难度没有增加。
附图说明
图1a、图1b、图1c及图1d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负极片的例子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能源(无锡)有限公司,未经松下能源(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26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类工件的收口装置
- 下一篇:一种坚硬细粒土试样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