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卷筒抛丸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9620.3 | 申请日: | 2014-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6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宪民;郭经庆;刘庆坤;巩传海;周长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汇丰铸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3/12 | 分类号: | B24C3/12;B24C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20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筒 抛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使铸件全方位移动的抛丸机。
背景技术
抛丸机利用抛丸器喷出的高速钢丸对铸件进行表面处理的设备,在对铸件进行抛丸处理的过程中,一般通过行车将铸件吊起并置于抛丸机中,然后进行抛丸作业。铸件长时间由吊钩吊在空中,难免在铸件上留下划痕,对铸件的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在抛丸的过程中,铸件在抛丸室中静止不动,难免会存在抛丸死角,使得铸件表面的型砂不能完全去除。特别是在对卷筒进行抛丸作业时,由于其形状的特殊性,抛丸死角更多。中国专利2014101606216公布的移动式抛丸装置,提供了一种在水平面内具有复合运动的抛丸装置,但是也未能解决上述问题,抛丸时仍存在许多死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筒抛丸机,用于解决现有抛丸机在进行卷筒的抛丸作业时,卷筒表面型砂清理不干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卷筒抛丸机,包括抛丸室、设置在抛丸室上的抛丸器和除尘系统、导轨一、平台一、平台二和转台,两所述导轨一对应抛丸室室体大门沿纵向设置,在两所述导轨一上滑动安装有平台一,在所述平台一与地面之间设有驱动平台一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在靠近抛丸室的所述平台一的顶部固定有四个竖向放置且联动动作的油缸一,一水平放置的平台二固定在四个油缸一的活塞杆自由端,在所述平台二的上方设有一圆形的转台,自所述转台底部的中心向下延伸一转轴,所述转轴穿过平台二并与平台二转动连接,位于所述平台二底部的驱动单元一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与转轴自由端连接;在所述转台的顶部设有对卷筒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在所述转台上设有一缺口;
在远离抛丸室的所述平台一的顶部固定有一对导轨二,在所述导轨二的上部滑动安装有平台三,在所述平台三与平台一之间设有驱动平台三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在所述平台三的顶部固定一支架,在所述支架的上部固定一轴承,在所述轴承中固定一齿圈,所述齿圈的端面固定在一“┛”形的第二夹板上,在所述第二夹板的上方设有一“┓”形的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安装端与第二夹板的安装端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第二夹板组成一个“]”形,在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设有一油缸二,在所述第一夹板自由端固定一圆形或圆环形的内套;在所述支架的上部固定一驱动齿圈转动的驱动单元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齿轮齿条驱动装置,在所述平台一的底部固定有沿导轨一长度方向布置的齿条一,所述齿条一与通过支座安装在地面上的齿轮一啮合配合,所述齿轮一由液压马达或电机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齿轮齿条驱动装置,在所述平台三的底部固定有沿导轨一长度方向布置的齿条二,所述齿条二与通过支座安装在平台一上的齿轮二啮合配合,所述齿轮二由液压马达或电机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三个滑块,自所述转台的中心沿径向辐射有三条滑槽,并在每一滑槽一侧的转台上设有刻度,在每一所述滑槽中滑动安装有一滑块,在每一所述滑块与转台之间设有锁紧件。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单元一和驱动单元二均为电机或液压马达与传动机构的组合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卷筒抛丸机,通过平台一将卷筒运送到抛丸室中,通过平台二的上升以及转台的旋转,使得卷筒在进行抛丸作业时,卷筒的各外表面均能与钢丸接触摩擦;当需要对卷筒底面进行抛丸时,通过翻转总成将卷筒翻转180度即可。该抛丸机避免了长时间吊装卷筒在卷筒上留下划痕,同时,通过全方位的复合运动避免抛丸死角的存在,使得抛丸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复合运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翻转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卷筒在转台上的放置示意图之一;
图5为卷筒在转台上的放置示意图之二;
图中:1抛丸室,21导轨一,22平台一,23平台二,24转台,241转轴,242滑块,243滑槽,244缺口,25齿条一,26齿轮一,27支座,31油缸一,32油缸二,41导轨二,42平台三,43支架,44轴承,45第一夹板,46第二夹板,47内套,48齿条二,49齿轮二,51驱动单元一,52驱动单元二,6卷筒,7蜗轮蜗杆传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汇丰铸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汇丰铸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96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防雨眼镜
- 下一篇:在随机接入过程期间的空闲负载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