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浮式升降曝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9568.1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7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旭威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26 江西省南昌市青***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浮 升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处理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浮式升降曝气系统。
背景技术:
水处理用曝气系统,作为水处理领域的一种核心设备。一般采用塑胶材质或金属材质的管路系统将各类型曝气器设备固定于曝气池底部,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大,很多曝气器损坏后,往往只有使用企业停产排空曝气池中的水对曝气系统进行检修,由此带来了高额的检修费用和大量的停产损失。
工作原理:具有一定压力的空气经由固定在曝气池池壁和底部的管路输送至曝气器设备,然后经由曝气设备释放进水体中。
目前市场上的曝气系统主要采用固定管路的输送系统,在制造与实际应用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一、空气输送系统管路为固定安装,安装固定点成百上千个,由于安装人员的责任心良莠不一,导致管路的安装接点容易存在问题,如泄漏;
二、曝气系统有少量损坏时,客户不愿意进行排空检修,这时损失泄漏消耗了大量的空气能源;
三、曝气系统有大量损坏时,客户需进行停产检修,厂区生产停止,损失巨大;
四、曝气系统在检修时,由于是管路系统位于曝气池池底,检修人员所属环境恶劣,气味难闻,且有中毒的危险;
五、曝气系统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曝气器结垢严重,此时能耗增大,需要进行曝气器的保养与维护清理,但由于是固定式系统,无法对曝气器系统安装的曝气池进行抽水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浮式升降曝气系统,它主要解决以往水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固定式曝气系统维护检修困难等特点,使用户可以在不停产的情况下,对曝气系统进行随时维护,使曝气系统使用更加可靠,始终保持最佳使用状态,节约大量的能耗以及维修检修成本。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系统配套曝气设备、可上浮升力装置组件、空气输送管路组件、配重限位组件、升降引导装置组件;系统配套曝气设备的下侧设置有可上浮升力装置组件,空气输送管路组件与系统配套曝气设备的一端连接(或根据实际使用需要,采用两端或多端连接),配重限位组件与系统配套曝气设备、可上浮升力装置组件和升降引导装置组件连接在一起,整个系统的两端设置有升降引导装置组件(或根据现场实际工况多点设置升降引导装置组件)。
系统配套曝气设备的作用:分解空气,将空气中的氧气溶解于水中;
可上浮升力装置组件的作用:为整个曝气系统上升提供升力;可上浮升力组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与配重限位组件组合成一个组件;
空气输送管路组件的作用:为曝气设备输送空气;
配重限位组件的作用:
1)、对整个曝气系统进行工作高度限制,修正由于曝气池地面不平造成的曝气设备间的高度差,使之处于最小误差;
2)、克服在曝气系统正常工作时产生的浮力。在曝气设备工作时,提供足够的重力稳固曝气系统;
3)、配合升降引导装置组件对曝气系统进行系统定位,限制曝气系统的移动;
4)、配重限位组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与可上浮升力组件组合成一个组件。
升降引导装置组件的作用:
1)、对曝气系统的上升下降进行引导;
2)、配合配重限位组件对曝气系统进行系统定位,限制曝气系统与空气输送管路组件的移动和上浮;
3)、在可浮起升力装置故障情况下,可以作为曝气系统的备用提升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一、上浮式升降曝气系统处于曝气工作时的状态:在上浮式升降曝气系统所配套的曝气设备处于曝气工作的状态时,高压空气经由空气输送管路组件输送至曝气器设备,曝气设备正常进行曝气工作,将氧气充分溶解于水中,此时可上浮升力装置组件处于浮力大大降低(处于压扁或充满水)的状态,虽然曝气设备与空气输送管路在正常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浮力,但由于配重限位组件与系统的其他组件的重力和固定力要大于曝气设备与空气输送管路在正常工作时会产生的浮力,此时上浮式升降曝气系统坐沉在曝气池底进行正常的曝气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旭威,未经刘旭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95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