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加工汽车发动机零配件的全自动失蜡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9223.6 | 申请日: | 2014-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9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森;张志世;任庆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永和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2 | 分类号: | B22C7/02;B22C9/04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地址: | 261500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工 汽车发动机 零配件 全自动 失蜡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蜡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发动机零配件的全自动失蜡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射蜡的模具结构简单,材质达不到标准,手动模具占大部分;模具低能低效、尺寸不稳定,导致产品在飞速发展的现实社会中失去的竞争优势。如何实现自动化模具、提高产品性能、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射蜡模具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发动机零配件的全自动失蜡模,能够实现复杂模具结构的自动生产,材质要完全符合物理性能,力学性能,从而实现模具的尺寸稳定性、产品质量的可控性,确保了大批量产品自动化和效率高效化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加工汽车发动机零配件的全自动失蜡模,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中模、下模;
所述上模,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下方连接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设有上模滑块,所述上模板上开设有纵向设置的上模限位滑道,所述上模限位滑道的下端设有限位滑道止挡台;
所述中模,包括中模板,所述中模板上设有与所述上模滑块对应匹配的中模滑道,所述中模板上方固定安装有中模限位栓柱,所述中模限位栓柱滑动套装在所述上模限位滑道内,所述中模限位栓柱的上端部设有与所述限位滑道止挡台卡接的限位螺栓,所述中模板内设有中模镶块,所述中模镶块内设有与中模滑道连通的上产品型腔,所述中模板的下方设有中模锁紧滑块;
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所述下模板内设有下模镶块,所述下模镶块内设有下产品型腔,所述下产品型腔的一侧设有抽芯装置,所述下产品型腔的周侧设有与所述中模锁紧滑块配合的夹紧装置;
所述下模的下方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两相对设置的下模支撑板,所述下模支撑板上方与所述下模板固定连接,两所述下模支撑板之间设有顶针板,所述顶针板连接有顶出气缸,所述顶针板上设有若干纵向贯穿所述下模板的顶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抽芯装置包括位于所述下模板外的抽芯气缸,所述下产品型腔内设有抽芯滑块,所述抽芯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下模板和所述下模镶块连接所述抽芯滑块,所述抽芯滑块连接有抽芯顶杆。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夹紧装置包括下模夹紧滑块,所述下模夹紧滑块与所述下产品型腔之间设有下模夹紧压缩弹簧,所述下模夹紧滑块与所述下模镶块之间活动卡有所述中模锁紧滑块。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模锁紧滑块上大下小楔形设置。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特别进一步改进,所述中模滑道倾斜设置,所述上模板上对应设有上模导向滑道,所述上模导向滑道的下端设有导向滑道止挡台,所述上模滑块上端横向滑动位于所述上模限位滑道内,所述上模滑块的下端活动插入所述中模滑道内。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尤其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板与所述中模板之间连接有模间压缩弹簧。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工作前,首先将本实用新型准确的安放在射蜡设备上,用螺丝将所述顶板固定在自动射蜡机的开模板、将所述底板固定自动射蜡机上,调节自动射蜡机各个参数,包括蜡温、压力、射蜡时间、开模高度等,连接水冷, 调节好各行程传感器,连续开合几次确认本实施例及设备准确无误,开始射蜡。
工作时,开模过程如下:
自动射蜡机的开模板上升,带动所述顶板使所述上模整体向上运动。所述上模滑块受到了所述上模的拉力同时受限制于所述中模滑道,在这双重作用下,所述上模滑块向上运动, 所述上模滑块从所述上定型腔内抽出。当所述上模滑块的底端刚刚从所述上定型腔内抽出时,限制开模高度、固定在中模上的所述中模限位栓柱通过上端的所述限位螺栓卡住所述上模,这时所述上模就会通过所述中模限位栓柱给中模提供拉力,最终所述中模就会随着所述上模一起向上运动。
随着中模向上运动,固定在所述中模中的所述中模锁紧滑块也随之上升,与所述夹紧装置分离。在所述中模锁紧滑块与所述夹紧装置分离之前,所述中模锁紧滑块挤压所述夹紧装置,使其与所述下产品型腔精确配合;分离过程中,所述中模锁紧滑块对所述夹紧装置施加的力逐渐减弱直到消失,所述夹紧装置远离所述下产品型腔。所述抽芯装置向远离所述下产品型腔的方向运动,所述抽芯装置离开后完成开模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永和精密金属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永和精密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92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