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滚筒轴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9045.7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2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鲁子立;俞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斯坦普汽车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06 | 分类号: | F16C33/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34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滚筒 轴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套,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温传送炉的陶瓷滚筒轴套。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陶瓷滚筒轴套是将与陶瓷滚筒相匹配的金属轴套直接套设于陶瓷滚筒上,由于陶瓷滚筒表面光滑,在运转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陶瓷滚筒磨损严重从而出现打滑。该方法加工简单,装配容易,但相对价格昂贵的陶瓷滚筒较易损耗报废,反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陶瓷滚筒轴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陶瓷滚筒轴套,与陶瓷滚筒装配完成后,增大套体内壁与陶瓷滚筒之间的摩擦力,使之不易打滑磨损,延长陶瓷滚筒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陶瓷滚筒轴套,包括与陶瓷滚筒相配合的圆筒状的套体、若干设置于套体内壁的凹槽以及镶嵌于所述凹槽内并向内凸伸出套体内壁的金属弹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及镶嵌于所述凹槽内的金属弹片在所述套体的内壁上均匀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弹片包括与所述套体的凹槽固定连接的连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弹片还包括与陶瓷滚筒相抵接的抵压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陶瓷滚筒轴套还设置有贯穿所述套体的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该实用新型陶瓷滚筒轴套,与陶瓷滚筒装配完成后,套体内壁与陶瓷滚筒紧密相接,所述金属弹片会紧紧抵压住陶瓷滚筒,使之不易打滑磨损,延长陶瓷滚筒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陶瓷滚筒轴套基本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陶瓷滚筒轴套100的基本结构示意图,所述陶瓷滚筒轴套100包括与陶瓷滚筒(未图示)相配合的圆筒状的套体1、若干设置于套体1内壁的凹槽2以及镶嵌于所述凹槽2内且向内凸伸出套体1内壁的金属弹片3。
所述凹槽2以及镶嵌于所述凹槽2内的金属弹片3在所述套体1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陶瓷滚筒轴套100的套体1内壁设置有两层沿轴向位置相对应的凹槽2,每一层均设置有六个轴向位置相同的凹槽2且同一层所述的凹槽2呈正六边形分布在套体1的内壁上。所述凹槽2的开口呈矩形且矩形较长的边沿轴向设计。
所述金属弹片3镶嵌于所述凹槽2内部,包括用以将所述金属弹片3固定连接于凹槽2内的连接部31以及向内凸伸出套体1内壁与陶瓷滚筒相抵接的抵压部32。所述陶瓷滚筒轴套100与陶瓷滚筒装配后,所述金属弹片3的抵压部32会紧紧压住陶瓷滚筒,增大了套体1内壁与陶瓷滚筒之间的摩擦力,运转时不易打滑,减小陶瓷滚筒的磨损。
所述陶瓷滚筒轴套100还设置有径向贯穿所述套体1的固定孔4。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进一步的增加套体1内壁与陶瓷滚筒之间的摩擦力,减小陶瓷滚筒的磨损,所述陶瓷滚筒轴套100可通过与所述固定孔4相匹配的固定销(未图示)进一步对陶瓷滚筒抵压固定。
综上所述,采用该实用新型陶瓷滚筒轴套100,与陶瓷滚筒装配完成后,套体1内壁与陶瓷滚筒紧密相接,所述金属弹片3的抵压部32会紧紧抵压住陶瓷滚筒,使之不易打滑磨损,延长陶瓷滚筒的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斯坦普汽车组件(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海斯坦普汽车组件(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90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重利用节能锅炉
- 下一篇:节能储水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