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运动鞋及鞋底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8758.1 | 申请日: | 2014-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0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志铭 |
主分类号: | A43B13/22 | 分类号: | A43B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澎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动鞋 鞋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动鞋及鞋底。
背景技术
足部生物力学研究表明,脚的运动过程按照与地面接触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三个阶段:后脚跟触地期,中足支撑期和前脚掌蹬伸期,整只脚在运动过程中其受力支点是不断向前移动的,而且由后脚跟到前脚掌逐步弯曲与伸直。而现有鞋底添加了较多的硫化橡胶,鞋底的硬度较大,而且鞋底的花纹较浅,在行走和运动过程中鞋底不容易弯曲,舒适性较差。
为此,中国专利公开文献(公告号:CN203646613U,公开日:2014.06.18)公开了一种易弯折的轻质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面由位于后脚跟处的防滑部和位于后脚跟处前侧的弯折部构成,该弯折部包括复数个凸块,该复数个凸块沿其鞋底长度方向分为五排,该五排的相邻的两凸块之间形成一条折痕槽,该多个条折痕槽彼此相通形成沿鞋底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条左倾斜槽和多条右倾斜槽,该鞋底可前、后、左、右方向可任意弯曲,而且其受力易分散和回弹好,穿着者穿着更加的舒适性。但是,上述鞋底在运动过程中受力容易发生过度弯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动鞋及鞋底,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耐曲折性,能够随脚步动作弯曲变形,而且可及时有效回弹复位,防止过度弯曲,保证穿着该运动鞋及鞋底可更自然更舒适更安全地运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鞋底,该鞋底包括与地面相接触的鞋底底面以及与所述鞋底底面相对置的鞋底顶面,所述鞋底底面上前后间隔设置有多个横向沟槽,每个所述横向沟槽都沿所述鞋底底面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横向沟槽的深度占对应位置的所述鞋底厚度的40%~60%;
所述鞋底顶面在与所述多个横向沟槽相对应位置处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与每个所述横向沟槽相通,且所述容置槽底端的水平高度低于对应的所述横向沟槽顶端的水平高度;还包括复位构件,所述复位构件具有与所述容置槽相同的形状,并且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鞋底底面间隔设置多个横向沟槽,且每个横向沟槽深度为鞋底厚度的40%~60%,使得鞋底在运动过程中会随着脚的弯曲而弯曲变形,提高鞋底的柔软性和耐曲折性,可以有效减小鞋底对脚部运动时的阻力,减少运动耗能,脚感舒适轻便、自然灵活。而且,鞋底弯曲后,横向沟槽的纵向两侧壁会逐渐与地面接触,从而增加鞋底底面的触地面积,大大提高鞋底的抓地防滑性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复位构件设置在容置槽内,而容置槽设置在与多个横向沟槽对应的鞋底顶面上,且容置槽与横向沟槽相通,使得鞋底在受力弯曲变形过程中能及时回弹,防止鞋底因过度弯曲导致脚部受到伤害,且可延长鞋底的使用寿命。而且容置槽底端水平高度低于横向沟槽顶端的水平高度,使得设置在容置槽内的复位构件底端位于横向沟槽内及相邻两横向沟槽之间的容置槽底端,从而保证在运动过程中复位构件位置固定且对鞋底弯曲后起到较好的反向回弹作用,使得运动更加舒适、安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鞋底后脚跟部位的高度大于所述鞋底前脚掌部位的高度,所述鞋底顶面相对所述鞋底底面向上倾斜5°~15°。采用该技术方案后,较大厚度的鞋底后脚跟部位利于提高鞋底后脚跟缓震能力,降低脚后脚跟触地初期地面对鞋底及脚后脚跟的负作用;而较小厚度的鞋底前脚掌部位利于为足部前进提供更好的脚掌支承和动力支持作用,保证穿着该鞋底运动更舒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鞋底底面在与前脚掌相对应位置上设有前掌防滑部,所述鞋底底面在与后脚跟相对应位置上设有后跟防滑部,所述多个横向沟槽设置在所述前掌防滑部和所述后跟防滑部之间的所述鞋底底面上。优选地,所述前掌防滑部和所述后跟防滑部均为耐磨橡胶片。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前掌防滑部和后跟防滑部防止在运动中滑到摔伤,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由于前掌防滑部和后跟防滑部均采用耐磨橡胶片,大大提升鞋底在运动中的耐磨性和降耗能力,延长鞋底的使用寿命。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在所述前掌防滑部和后跟防滑部上设置防滑花纹,如经典的波浪纹等,以进一步提升鞋底的防滑性能和安全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鞋底还包括鞋底侧面,所述鞋底侧面为自所述鞋底底面外缘向上且向内的倾斜连接至对应所述鞋底顶面外缘的倾斜直面或倾斜曲面,所述倾斜角度为60°~75°。采用该技术方案后,由于鞋底侧面为倾斜直面或倾斜侧面,鞋底底面的面积大于鞋底顶面面积,在运动中受力后,鞋底侧面可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提高鞋底的穿着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志铭,未经林志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87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