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架总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7812.0 | 申请日: | 2014-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1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柴春涛;张丹峰;汤树光;刘创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市东亚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1/00 | 分类号: | B65D61/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211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架 总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总成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架总成结构,用于运输大型机械部件。
背景技术
当前,对于大型设备部件的运输应用的支架总成结构,其为了保证运输安全及上下货物效率,而采用立式支撑结构,但是现有的立式支架总成结构,其具有以下缺点:1、整体结构复杂,使用安装和上下货不便,工作效率低;2、整体结构刚性不足、运输过程抖动幅度大且易变形,进而对运输设备部件造成一定的损伤,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架总成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支架总成结构,解决现有立式支架总成结构复杂、效率低级易变形的问题,提高整体结构韧性,降低抖动幅度,进而保证所运设备部件安全。
技术方案:一种支架总成结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绳挡、连接管、耳板、弯型板和弯板;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中间通过连接管连接,其中连接管通过耳板固定在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内分别设置弯型板和弯板,其中弯型板为三角形且一边设置凹槽,弯板为V型,弯板的一条边与弯型板带凹槽的一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绳挡为U型,连接管为圆形钢管。
进一步的所述V型弯板的角度为90°-1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架总成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第一支架通过连接管连接第二支架的结构方式,其拆卸、组装便捷;2、分别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一端连接绳挡对所固定钢丝绳进行限位,以免损伤运输设备;3、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内设置弯型板和弯板,有效提高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的韧性,降低抖动幅度且不变形、使用寿命长,进而保证设备部件安全,降低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易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架总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架总成结构的立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架总成结构的第一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架总成结构的第一支架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架总成结构的第二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架总成结构的第二支架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架总成结构的U型绳挡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架总成结构的三角形弯型板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架总成结构的三角形弯型板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架总成结构的耳板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架总成结构的三角形弯型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序号如下: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绳挡、4-连接管、5-耳板、6-弯型板、7-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支架总成结构,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绳挡3、连接管4、耳板5、弯型板6和弯板7;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中间通过连接管4连接,其中连接管4通过耳板5固定在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上;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内分别设置弯型板6和弯板7,其中弯型板6为三角形且一边设置凹槽,弯板7为V型,弯板7的一条边与弯型板6带凹槽的一边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如图7所示绳挡3为U型,限位牢靠、稳定,如图1所示连接管4为圆形钢管,承载力大,耐磨、使用寿命长;如图10所示V型弯板7的角度为90°-120°,在保证具有一定缓冲幅度的同时保护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不变形。
实施例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11所示,依次将各个部件进行组装,需保证各个部件连接牢靠,使用时将待运输设备部件固定在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中间的连接管4上并利用绳挡5对固定钢丝绳进行固定,运输过程中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内部设置的弯型板6和弯板7对设备部件起到支撑作用,同时提高整个支架总成结构的韧性,缓冲压力(在一定范围内抖动),进行保证设备部件安全、无损伤;本支架总成结构易拆卸、组装维护,工作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东亚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市东亚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78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扎带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中药灌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