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能控制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7383.7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9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峰;祝军;唐浩;邢春雨;陶红敏;刘洁;彭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2;H01B7/17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侯雁 |
地址: | 213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能 控制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能控制电缆,其主要用于风机控制柜连接系统,属于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风能控制电缆,主要用于风机控制柜连接系统。依据其用途,风能控制电缆要求:卤含量低,耐油性高、耐扭转性、外径小等。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136316A公开风能发电用控制电缆,其包括四组绝缘线芯,绝缘线芯外依次设置绕包包带层、铜丝编织屏蔽层、橡皮隔离层、承重加强层、聚氨酯弹性外护套层,在所述绕包包带层内的绝缘线芯之间设置填充料。其结构复杂,且柔软性和耐扭转性有限。
再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097167A公开风力发电设备用的抗扭转信号控制电缆,其包括由导线和位于导线外的内护套构成的缆芯、依次位于缆芯外的编织层、隔离层和外护套,所述导线包括一组内层导线和一组外层导线。其导体为单根较粗的导体,故,屏蔽性一般,柔软性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屏蔽性好、耐扭转的风能控制电缆。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风能控制电缆,其包括有2根~37根线芯,每根线芯由导体和包覆在导体上的绝缘层组成,其中:所述线芯绞合成缆芯,缆芯外依次设隔离层、金属屏蔽层和外护套,所述每根导体由多根铜丝绞合而成。
进一步,所述绝缘层是1#交联聚烯烃构成的绝缘层,1#交联聚烯烃是适用于薄壁挤出型的高电性能交联聚烯烃;所述外护套是2#交联聚烯烃构成的外护套。
进一步,所述隔离层是聚酯绕包带。
进一步,所述金属屏蔽层是镀锡铜丝编织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导体采用多根铜单丝绞合而成,确保电缆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且柔软,耐扭。
绝缘层和外护套运用交联聚烯烃,使电缆无卤,保证控制电缆环境安全性。特别是绝缘层采用高电性能、加工性能良好且适用于薄壁挤出的低烟无卤交联聚烯烃材料,保证了同规格线芯具有较小的线芯外径。交联聚烯烃构成的外护套使电缆具有高耐标准试验用油性能,如:齿轮油、液压油,耐-40℃低温,耐扭转,低烟。
金属屏蔽层,特别是镀锡铜丝编织层,提高控制电缆的屏蔽效果。
2根~37根线芯的结构,方便控制电柜的信号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体,2、绝缘层,3、隔离层、4、金属屏蔽层,5、外护套,6、线芯,7、缆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风能控制电缆,其包括有多根线芯6,每根线芯6由导体1和包覆在导体上的绝缘层2组成,导体1由多根伸长率相当的铜丝绞合而成,所有线芯6绞合成缆芯7,缆芯7外绕包有隔离层3,隔离层3外设有金属屏蔽层4,金属屏蔽层4外挤包有外护套5。
上述线芯6的数目能够是:2根、3根、4根、5根、7根、10根、12根、14根、19根、24根、27根或37根。
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使效果最佳,发明人在前述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前述绝缘层2采用1#交联聚烯烃,1#交联聚烯烃是适用于薄壁挤出型的高电性能交联聚烯烃。前述外护套5采用2#交联聚烯烃。前述隔离层3是聚酯绕包带。前述金属屏蔽层4是镀锡铜丝编织层。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或等效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73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下仪表电缆
- 下一篇:一种导电塑料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