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院建筑公共空间扬声器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5548.7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1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秦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R1/20 | 分类号: | H04R1/2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船大专利事务所 23201 | 代理人: | 张贵丰 |
地址: | 150022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院 建筑 公共 空间 扬声器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医院建筑公共空间扬声器布置结构,特别是综合医院候诊区的扬声器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针对医院建筑公共空间进行电声系统研究,考虑研究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实用新型主要以综合医院候诊区为研究对象。为了方便医患之间的沟通,在综合医院的候诊区等部位均设置有电声系统。目前在现代综合医院的电声系统中,扬声器的布置过于随意,有的安装在候诊区患者座区的两侧墙面上,有的安装在候诊区患者座区对面导诊台后面的墙面上,没有固定规律。扬声器布置的是否合理,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整体视觉美观效果,而且直接影响到语音的传递效果。因此不合理地确定扬声器的布置距离和方位,很难能满足现代综合医院候诊区在声学上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较少数量的扬声器使候诊区收听区域拥有均匀的声压分布和良好的语言清晰度的医院建筑公共空间扬声器布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在医院建筑候诊区的顶棚沿进深方向中心线均匀布置扬声器,所述扬声器之间的距离满足:ds=2dltan(θ/2),其中:ds为扬声器的间距,dl为收听距离,θ为扬声器的有效覆盖角。
所述医院建筑候诊区是由前墙、左侧墙、右侧墙、顶棚和地面围成的U型候诊区,所述前墙的宽度小于等于4m,在顶棚沿进深方向中心线均匀布置一列扬声器。
所述医院建筑候诊区是由前墙、左侧墙、右侧墙、顶棚和地面围成的U型候诊区,所述前墙的宽度大于4m,在顶棚沿进深方向中心线的两侧各布置一列扬声器,两列扬声器在前墙的宽度方向等间距分布,即每列扬声器距相应侧墙之间的间距以及两列扬声器之间的间距相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科学计算的综合医院候诊区电声系统中扬声器的布置方案,合理确定了扬声器布置距离和方位,本实用新型应用简单,适用范围广。经过科学布置后,医院建筑候诊区电声系统发出经过扬声器放大后的模拟人声的声音,这种声音一方面抵消了候诊区内较高声压级背景噪声的干扰,从而确保候诊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听到自己可以到诊室中就诊等相关信息。同时,也避免了以往没有安装该电声系统时,工作人员仅通过自然嗓音呼喊患者名字或者维持候诊区就诊秩序等行为所带来的较大工作强度的问题。
考虑候诊区空间相对较小,以及便于维护、美观性等因素,扬声器的布置原则上应该与候诊区天花板内的灯具或者构造结合布置。由于候诊区天花板内要布置照明灯具,利用灯具间的空隙或者候诊区内的墙垛等构造设施,既可以实现布置扬声器的目的,又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从而使功能性与美观性得到兼顾。
候诊区内如何布置扬声器是电声系统设计的关键,本实用新型以较少数量的扬声器使候诊区收听区域拥有均匀的声压分布和良好的语言清晰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正立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的描述。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包括由前墙1、左侧墙2、右侧墙3、顶棚和地面围成的U型候诊区,前墙与左侧墙和右侧墙分别呈90。连接组成三面封闭,一面开敞向走廊。所述前墙的宽度小于等于4m,在顶棚沿进深方向中心线均匀布置一列扬声器4。所述扬声器之间的距离满足:ds=2dltan(θ/2),其中:ds为扬声器的间距,dl为收听距离,θ为扬声器的有效覆盖角。
结合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包括由前墙1、左侧墙2、右侧墙3、顶棚和地面围成的U型候诊区,前墙与左侧墙和右侧墙分别呈90。连接组成三面封闭,一面开敞向走廊。所述前墙的宽度大于4m,在顶棚沿进深方向中心线的两侧各均匀布置一排扬声器5和6,在顶棚沿进深方向中心线的两侧各布置一列扬声器,两列扬声器在前墙的宽度方向等间距分布,即每列扬声器距相应侧墙之间的间距以及两列扬声器之间的间距相等。
扬声器的布置主要考虑建筑的空间尺寸、所要求达到的最大声压级等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科技大学,未经黑龙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55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胸腹腔引流装置
- 下一篇:车内乘客呼吸防疫杀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