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铸手摇钻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5237.0 | 申请日: | 2014-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3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庄乾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乾玲 |
主分类号: | B23B45/06 | 分类号: | B23B4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摇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铸手摇钻。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手摇钻可分为手持式和胸压式两种,装夹圆柱柄钻头后,在金属或其他材料上手摇钻孔。对于使用手摇钻不够娴熟的工人来说,钻孔时往往由于操作失误使孔发生偏移,与墙面不能垂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精铸手摇钻,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精铸手摇钻,包括伞齿轮、钻杆套、钻头夹具和握持手柄,所述钻头夹具和所述握持手柄分别固定于所述钻杆套的两端,所述钻杆套侧面绕其轴线均布多个辅助定位单元,
所述辅助定位单元包括支板、螺杆、转套、塑料吸盘和推板,所述支板一端固定于所述钻杆套侧壁,所述支板与所述钻杆套垂直,所述支板上具有第一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一孔,所述转套内壁具有与所述螺杆上的螺纹适配的内螺纹,所述转套套于所述螺杆上,所述推板上具有第二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二孔使所述推板套于所述螺杆上,所述转套位于所述推板和所述支板之间,所述推板与所述支板之间由连接杆连接;
所述转套、所述推板均位于所述支板朝向所述钻头夹具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握持手柄为后端开放式的空腔体,所述空腔体的开放端具有后盖。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定位功能,方式钻孔发生偏移,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握持手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辅助定位单元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伞齿轮;2-钻杆套;3-转动手柄;4-握持手柄;5-后盖;6-钻头夹具;7-支板;8-螺杆;9-转套;10-推板;11-连接杆;12-塑料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铸手摇钻,包括伞齿轮1、钻杆套2、钻头夹具6和握持手柄4,钻头夹具6和握持手柄4分别固定于钻杆套2的两端,钻杆套2侧面绕其轴线均布三个辅助定位单元,
辅助定位单元包括支板4、螺杆8、转套9、塑料吸盘12和推板10,支板7一端固定于钻杆套2侧壁,支板7与钻杆套2垂直,支板7上具有第一孔,螺杆8穿过第一孔,转套9内壁具有与螺杆8上的螺纹适配的内螺纹,转套9套于螺杆8上,推板10上具有第二孔,螺杆8穿过第二孔使推板10套于螺杆8上,转套9位于推板10和支板7之间,推板10与支板7之间由连接杆11连接;
转套9、推板10均位于支板7朝向钻头夹具6的一侧。
钻孔时,将塑料吸盘12吸附于所钻物质表面,启动钻头进行钻孔,随着钻杆套2向前推进,支板7推动转套9,此时转套9在螺纹的作用下沿螺杆8自转的同时向前移动,由于转套9在沿螺杆8前移的过程总始终沿着螺杆8的方向进行,而螺杆8前端的塑料吸盘12又吸附于物体表面,因此钻头在钻孔时不易发生偏移,实现了辅助定位的功能。螺杆8复位时只需反向推动推板10即可。
进一步,握持手柄4为后端开放式的空腔体,空腔体的开放端具有后盖5。空腔体可用于存放备用钻头。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乾玲,未经庄乾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52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红外辐射云母板
- 下一篇:一种话筒标识兼车载标识的标识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