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冠向防滑手术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5220.5 | 申请日: | 2014-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6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朱军利;夏琪;任晓峰;王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军利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1 | 分类号: | A61B17/32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9000 陕西省榆林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滑 手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冠向防滑手术剪。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手术剪刀的种类有直剪刀、弯剪刀和矢状直角剪刀。上述的三种手术剪刀存在有如下问题:1、直剪刀只适用于矢状向前剪切组织,但在剪切过程中,组织滑动明显,工作效率较低;2、弯剪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剪切组织过程中的滑动,但仍只适用于矢状向前剪切组织;3、矢状直角剪刀只适用于矢状向下剪切组织,且无防滑装置,剪切效率较低。上述传统剪刀共同的弊端就是由于剪子股就没有较大角度的倾斜空间,因此只能进行矢状组织的切割,不能进行对位于空间相对狭窄、腔隙比较深处冠状上下、左右方向组织的剪切;同时,上述剪刀均未设计专门的防滑装置,在剪切软组织时效率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冠向防滑手术剪,其可满足位于空间相对狭窄、腔隙比较深处的冠状上下、左右方向组织的剪切,并且在冠状方向剪切时可以避免软组织滑动,剪切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冠向防滑手术剪,包括一对通过转轴铰接为一体的剪子股,每个剪子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剪子股连接为一体的手柄和剪刃,每个剪刃和与该剪刃对应的剪子股所成的夹角为95—100°;每个剪刃上的剪刃斜面和与其对应的剪子股相垂直,所述剪刃的剪刃斜面上间隔设置有防滑齿,每个防滑齿齿顶高于剪刃斜面的刃端面。
为了在剪切软组织时,与所切软组织水平接触面积最大,以起到更好的防滑作用,本实用新型剪刃的剪刃斜面与剪刃内侧面的夹角为30°。
上述每个剪刃与该剪刃对应的剪子股所成的夹角为100°时最佳。
上述的防滑齿为扇形球面结构。
上述的球面半径为1mm。
上述的防滑齿齿顶高于剪刃斜面的刃端面0.5mm。
上述的每个剪刃上的防滑齿个数为3—4个,每个剪刃上相邻防滑齿的间距为4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1、传统的手术剪均为矢状剪刀,只能进行矢状组织的剪切,如果遇到狭窄腔隙内需要冠向剪切组织,传统的手术剪必须有足够大的空间进行倾斜后,方可进行冠状组织的剪切,由于是狭窄腔隙,传统手术剪的剪子股就没有较大角度的倾斜空间,而本实用新型将剪刃水平方向弯曲95—100°,剪子股无需作任何角度的倾斜,极大地节约了可操作空间,从而实现了狭窄腔隙内冠向上下、左右的组织剪切。
2、本实用新型剪刀剪刃的剪刃斜面上设置有扇形球面结构的防滑齿,且防滑齿齿顶高出剪刃斜面的刃端面,当剪刀在剪切软组织的过程中,防滑齿可以避免剪刀在剪切肌肉或者组织时容易产生向前的推力而使得肌肉或者组织向前滑动,最大程度上减少穿透拟剪切组织的可能性。
3、传统的手术剪的剪刃斜面与剪刃的垂直端面的夹角一般为5—15°,本实用新型手术剪的剪刃斜面与剪刃的垂直端面的夹角达到30°,相对于传统的手术剪,剪刃斜面的坡度相对较缓,在剪切软组织时,与所剪切软组织水平接触面积大,可以起到更好的防滑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冠向防滑手术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剪刃和剪子股夹角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剪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B向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防滑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左视图;
图7是图5的俯视图。
附图中,1-手柄、2-剪子股、3-剪刃、4-转轴、5-剪刃斜面、6-防滑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冠向防滑手术剪,包括一对剪子股2,剪子股2的长度H为95㎜,所述的一对剪子股2一端交叉设置,交叉点通过转轴4铰接为一体,在靠紧转轴4的每个剪子股2下端部上设置有与其连接为一体的剪刃3,剪刃3长度L为20mm。在远离转轴4的每个剪子股2上端部上设置有与其连接为一体的手柄1,手柄1为一侧是弧状、一侧是直线状连接起的D型结构,方便人手操作。每个D型结构的手柄1一侧的直线状下端与剪子股2上端连接为一体,直线状的长度M为25mm。如图2所示,每个剪刃3和与其连接的剪子股2所成的夹角α为100°,剪刃3、手柄1和剪子股2可一体设置,也可三者连接为一体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军利,未经朱军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52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