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塞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5087.3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1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邓钟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帝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9/00 | 分类号: | F16J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28237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转向器的传动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活塞。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转向器中,通常通过液压油推动转向器中的活塞,由活塞带动传动轴继而驱动车轮的转向机构,实现车轮的转向。在实现车轮转向的过程中上述活塞经受液压油的反复冲击,其活塞环可能会由于内侧和外侧的压力变动而发生异响,这种异响经由转向器传播到驾驶室,影响驾驶者的驾驶体验。因此迫切需求一种可以有效消除上述异响的技术方案和转向器活塞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活塞,可消除异响,提高活塞可靠性,延长转向器的工作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活塞,密封性好,可有效防止液压油的泄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塞,包括活塞头,所述活塞头的侧壁设有环状的活塞槽,所述活塞槽内设有活塞环,所述活塞环与所述活塞槽的槽底之间还设有橡胶密封圈,所述活塞环表面设有将所述橡胶密封圈与活塞头外部连通的油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油槽为从所述活塞环的内侧连通至所述活塞环的外侧的矩形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两个所述油槽中心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活塞环的正面,两个所述油槽中心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活塞环的背面,设于所述活塞环正面的所述油槽与设于背面的所述油槽相互间隔90°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橡胶密封圈为截面为圆形的环状橡胶圈,其截面直径少于所述活塞槽的宽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活塞环为截面大致为矩形的耐磨塑料圈,其正面和背面边沿设有倒角。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活塞头轴心处设有用于安装传动轴的通孔,所述通孔从所述所述活塞头的正面贯通至其背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活塞环的外径大于所述活塞头的外径。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活塞环表面设有将所述橡胶密封圈与活塞头外部连通的油槽,液压油可以通过所述油槽进入所述橡胶密封圈处,保持所述活塞环内外两侧的压力平衡,消除因为活塞两侧的液压油压力变化而引发的活塞异响。
本实用新型所述活塞环与所述活塞槽的槽底之间还设有橡胶密封圈,可提高活塞环与活塞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液压油向活塞的另一面泄漏,提高转向器的动作灵敏度和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塞环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A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塞环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活塞,包括活塞头1,所述活塞头1的侧壁设有环状的活塞槽2,所述活塞槽2内设有活塞环3,所述活塞环3与所述活塞槽2的槽底之间还设有橡胶密封圈4,所述活塞环3表面设有将所述橡胶密封圈4与活塞头1外部连通的油槽5。
本实用新型所述活塞环3表面设有将所述橡胶密封圈4与活塞头1外部连通的油槽5,液压油可以通过所述油槽5进入所述橡胶密封圈4处,保持所述活塞环3内外两侧的压力平衡,消除因为活塞两侧的液压油压力变化而引发的活塞异响。
本实用新型所述活塞环3与所述活塞槽2的槽底之间还设有橡胶密封圈4,可提高活塞环3与活塞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液压油向活塞的另一面泄漏,提高转向器的动作灵敏度和精度。
优选地,所述油槽5为从所述活塞环3的内侧连通至所述活塞环3的外侧的矩形槽。
需要说明的是,当转向器正常工作时,液压油受到活塞环3的密封分隔,使活塞的正面和背面形成压力差,活塞的正面或背面受到液压油的推动,带动与其连接的传动轴移动。由于活塞环3与活塞槽2两侧壁的间隙极小,液压油无法迅速进入活塞环3与活塞槽2底部之间的空间,活塞环3内侧与外侧的压力差会使其产生异响,影响正常使用。根据本方案,液压油可以从矩形槽中迅速流入活塞环3与活塞槽2底部之间的空间内,保持活塞环3内侧与外侧的压力一致,消除异响。
优选地,两个所述油槽5中心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活塞环3的正面,两个所述油槽5中心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活塞环3的背面,设于所述活塞环3正面的所述油槽5与设于背面的所述油槽5相互间隔90°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帝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帝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50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椭圆封头
- 下一篇:一种圆弧端齿的齿根过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