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单相节能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2605.6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5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於岳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稳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6 | 分类号: | H01F27/26;H01F27/2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单相 节能 变压器 | ||
发明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技术领域中的变压器领域,涉及变压器包括制造工艺在内的铁心结构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新磁路结构和制造工艺的小型单相节能变压器装置。
背景技术
变压器的基本原理是绕组(电路)和磁路的交链,要将绕组放进磁路,磁路就必须分段制作完成后嵌入绕组,磁路上必然留下接缝间隙。在变压器制造领域,磁体材料的分割、冲裁、叠装直至磁路的封闭,操作程序多且复杂,远比绕组制作化时费工,而磁路的间隙还很难完全控制,接缝间隙处是产生磁阻的重要原因,大的间隙既会增加励磁电流,增加空载损耗,降低变压器效率,间隙也是产生电磁脉动和噪声的重要来源。同时,小型单相变压器常采用EI冲片或斜E冲片,中间芯柱为矩形,矩形绕组绕制不方便,也不如圆形绕组的线阻低,从而会增加变压器的负载损耗,总之现有小型单相变压器制作麻烦,但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都很高,不符合当今节能的目标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与现有传统变压器完全不同的结构和工艺路线,那就是采用具备有效控制的磁路间隙和自封闭型的新工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低损耗节能型变压器,主要结构由绕组、铁心和磁轭三大部分组成,其特征为,铁心(1)和磁轭(3)为由薄硅钢片叠合的独立分体部件,不同于铁心和磁轭一体的现有传统结构;磁轭(3)为整体的矩形环体,磁轭本身没有接缝;铁心(1)和磁轭(3)间磁路结合接缝间隙可有效控制,不受安装工艺影响;变压器具有自封闭紧固性能,无需其他辅助夹具或夹紧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明显的,首先,可控磁路间隙和自封闭型的新结构变压器简化了原有工艺操作难度,节省工艺成本。其次,可以有效减小变压器磁路接缝间隙,减少磁阻,意味着变压器有较小的空载励磁电流,减小了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其三,接缝间隙处产生的磁致伸缩和磁场扰动会产生噪音,可控磁路间隙就可以有效降低变压器接缝处的噪声,变压器工作安静,不会扰人;最后,自封闭型的紧密结构可以省略紧固件,降低变压器的辅助材料成本和安装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小型节能变压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小型节能变压器磁轭冲片图。
图3、三角形结合面铁心和矩形截面磁轭冲片图。
图4、圆形截面铁心和矩形截面磁轭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装配结束后的圆形截面铁心和矩形截面磁轭小型节能变压器实体图。
图6、一种准圆形截面铁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结构变压器的主要结构分成三大部分——铁心、磁轭和绕组。铁心(1)为安装绕组的部件,也是绕组中电流产生磁力线流的源头;绕组(2)为电磁耦合的重要环节——电链,绕组能够在铁心中产生磁力线,也能通过磁力线的变化产生感应电压,绕组通常有初级和次级之分,初级输入功率而次级输出功率;磁轭(3)是总体磁路的一部分,是供铁心中的磁力线流通的、完成磁链的通道。由于铁心中的磁力线可以通过磁轭的两边传导,所以铁心的截面积是每边磁轭截面积的两倍。铁心和磁轭组成磁路,也就是说构成了电磁耦合的磁链通路。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小型节能单相变压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铁心(1)为硅钢片矩形冲片,将冲片叠合成为一个矩形体,并粘合固形,在铁心上绕制绕组(2),或者将绕组在线圈架上绕好后套入铁心。磁轭(3)为矩形环的硅钢片冲片,冲片叠合成为一个矩形环体,并粘合固形;最后将铁心连同绕组一起装入磁轭完成闭合磁路。按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冲片设计中,使铁心上A、B二平行面的距离略小于磁轭中A、B二平行面的距离,就很容易将已经安放有绕组的铁心安装在磁轭的中间。在安装过程中,事先在铁心和磁轭的A、B二对应平面涂复固化胶,以增加封固后接触面的强度,也可以不用固化胶,整体制成后而直接以环氧树脂绝缘漆浸渍封固。从该结构设计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单相变压器的磁路间隙是可控的,间隙控制在设计中,间隙控制在模具中,不像现有传统变压器那样,磁路间隙会受安装工艺影响,受插片紧密度的制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稳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稳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26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