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降低眩光值的照明装置及其光学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2422.4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6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黄日昇;王明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茗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F21V8/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郝新慧;张浴月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降低 眩光 照明 装置 及其 光学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及其光学元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降低眩光值的照明装置及其光学元件。
背景技术
传统灯具因其光源(例如灯泡或灯管)的发光面积小而刺眼并会产生强烈的眩光。为了能够改善此重大缺点,如图1所示,传统灯具均以格栅结构P来阻隔人眼和点光源,藉此以降低眩光值。然而,公知使用格栅结构P的方式,仍然会产生残余的低眩光,并且使用格栅结构P也会有增加灯具成本及环保上的考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及其光学元件,其不但可有效用于降低照明时所产生的眩光问题(尤其是低眩光),并且也可有利于整体成本的降低,并达到提升环保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降低眩光值的光学元件,其包括:一透光本体及一微米格栅结构。所述透光本体具有一入光面及一与所述入光面彼此相反设置的出光面,其中所述透光本体的所述入光面面向一直下式光源。所述微米格栅结构设置在所述透光本体的所述出光面上,其中所述微米格栅结构由多个凸出于所述出光面的条纹所组成,每一个所述条纹具有至少一倾斜面。
其中,每一个所述条纹为直条纹、横条纹、波浪条纹及放射状条纹之中的其中一种,每一个所述条纹的宽度朝向远离所述出光面的垂直方向渐渐变小,每一个所述条纹具有一对应于至少一所述倾斜面且垂直于所述出光面的垂直面。
本实用新型另外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降低眩光值的照明装置,其包括:一发光元件及一光学元件,且所述光学元件包括一透光本体及一微米格栅结构。所述发光元件用于提供一直下式光源。所述透光本体具有一入光面及一与所述入光面彼此相反设置的出光面,其中所述透光本体的所述入光面面向所述直下式光源。所述微米格栅结构设置在所述透光本体的所述出光面上,其中所述微米格栅结构由多个凸出于所述出光面的条纹所组成,每一个所述条纹具有至少一倾斜面。
其中,每一个所述条纹为直条纹、横条纹、波浪条纹及放射状条纹之中的其中一种,每一个所述条纹的宽度朝向远离所述出光面的垂直方向渐渐变小,每一个所述条纹具有一对应于至少一所述倾斜面且垂直于所述出光面的垂直面。
其中所述直下式光源所产生的其中一部分光束穿过所述透光本体后就直接从所述出光面投射而出,以形成一第一正向照明光束,其中所述直下式光源所产生的另外一部分光束穿过所述透光本体后就直接投射在所述条纹的所述倾斜面上,以形成一第二正向照明光束。
本实用新型另外再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降低眩光值的照明装置,其包括:一导光本体及一光学元件,且所述光学元件包括一透光本体及一微米格栅结构。所述导光本体的侧端形成一入光面,其中所述导光本体的所述入光面面向一侧入式光源。所述透光本体连接于所述导光本体,其中所述透光本体具有一与所述入光面彼此垂直设置的出光面。所述微米格栅结构设置在所述透光本体的所述出光面上,其中所述微米格栅结构由多个凸出于所述出光面的条纹所组成,每一个所述条纹具有至少一倾斜面。
本实用新型另外还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降低眩光值的照明装置,其包括:一发光元件、一导光本体及一光学元件,且所述光学元件包括一透光本体及一微米格栅结构。所述发光元件用于提供一侧入式光源。所述导光本体的侧端形成一入光面,其中所述导光本体的所述入光面面向所述侧入式光源。所述透光本体连接于所述导光本体,其中所述透光本体具有一与所述入光面彼此垂直设置的出光面。所述微米格栅结构设置在所述透光本体的所述出光面上,其中所述微米格栅结构由多个凸出于所述出光面的条纹所组成,每一个所述条纹具有至少一倾斜面。
其中,所述侧入式光源所产生的其中一部分光束依序穿过所述导光本体与所述透光本体后就直接从所述出光面投射而出,以形成一第一正向照明光束,其中所述侧入式光源所产生的另外一部分光束依序穿过所述导光本体与所述透光本体后就直接投射在所述条纹的所述倾斜面上,以形成一第二正向照明光束。
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降低眩光值的光学元件,其包括:一透光本体及一微米格栅结构。所述透光本体具有一入光面及一与所述入光面彼此垂直设置的出光面,其中所述入光面形成在所述透光本体的侧端且面向一侧入式光源。所述微米格栅结构设置在所述透光本体的所述出光面上,其中所述微米格栅结构由多个凸出于所述出光面的条纹所组成,每一个所述条纹具有至少一倾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茗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茗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24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