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PR1000MW上充泵的末级导流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1226.5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1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邢树彬;朱荣生;陈娟;钱健匀;巫俊和;杨哲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国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4 | 分类号: | F04D29/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pr1000mw 上充泵 导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离心泵导流体结构,特别涉及一种CPR1000MW上充泵的末级导流体结构。
背景技术
CPR1000MW离心式上充泵是一种卧式、双壳体、筒状多级离心泵,是一回路的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RCV)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充泵具有流量小、扬程高、转速高等特点,对其性能要求很高,技术难度大。CPR1000MW上充泵的主要功能:
(1)向3台主泵提供一定流量的机械密封冷却水,保证主泵机械密封正常工作,阻止主泵内有辐射的一回路水外泄;
(2)在核电站正常运行、启动和停堆工况下,向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提供带有硼酸溶液的上充水,稳定回路系统压力并控制稳压器水位的波动;
(3)在事故工况下,上充泵还作为高压安全注水泵使用,向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提供含硼水,以维持压力、控制反应性,当出现换料水箱低水位时,安注自动转入再循环阶段。
首先由于上充泵额定流量不大,而压头很高,属于离心泵中的低比转数泵,水力部件的特点是导叶的流道很狭窄,而直径反而很大,设计这样的导叶的难度很大。流体经过12级加压,到达末级导流体时压力很高、流速较快,末级导流体的作用是使高、低压侧的流体分隔开,同时使出口流体降速扩压,而目前的末级导流体大多采用长流道,导致上充泵整体体积过大,高、低压侧存在级间泄漏,引起轴向力不平衡;同时易在出口处引起高速漩涡,阻塞出口流道,导致泵效率过低,影响核电站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新的CPR1000MW上充泵的末级导流体结构,使其能缩小泵的体积、减小级间泄漏,改善出口流动状态,提高泵的效率,满足上充泵的工况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PR1000MW上充泵的末级导流体结构,它可以缩小泵的整体体积,减小级间泄漏,消除出口漩涡,提高泵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CPR1000MW离心式上充泵由十二级叶轮构成,所述十二级叶轮的前六级叶轮与七至十二级叶轮背对背对称布置,前六级叶轮的进水口指向上充泵的电机驱动端。末级导流体处于第六级叶轮和第十二级叶轮之间,末级导流体出口与泵出口相对应,如上所述的末级导流体前后端面上开有四个丝杠通孔,通过丝杠将各级导叶连接在一起。在第六级叶轮腔室出口处设有两个180°对称布置的半螺旋流道,流道出口在导流体的另一端面,这样可以将第六级叶轮出口的流体送到下一级叶轮进口;
如上所述的末级导流体在靠近第六级叶轮后盖板的位置布置有隔离盖板,隔离盖板通过内六角螺栓与筋板相连,隔离盖板的内径比泵轴的直径大1.0~1.8mm,通过隔离盖板可以有效的减少高、低压端的级间泄漏,从而使轴向力减小;
如上所述的末级导流体在第十二级叶轮腔室出口处设有螺旋形涡室,螺旋形涡室中间布置有导叶片,导叶片可以有效消除出口漩涡;末级导流体出口与流道出口呈90°分布,这样布置可以缩短流道长度,从而减小泵的整体体积。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最终可以达到缩小泵的整体体积、减小级间泄漏、消除出口漩涡、提高泵的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装配图;
图2为末级导流体结构左视图;
图3为末级导流体结构中截面剖视图;
图4为末级导流体结构右视图(图中未标示隔离盖板和螺栓结构);
图1-4中:1.第六级叶轮,2.末级导流体,3.泵出口,4.第十二级叶轮,5.丝杠通孔,6.流道出口,7.螺旋形涡室,8.导叶片,9.末级导流体出口,10.内六角螺栓,11.隔离盖板,12.第六级叶轮腔室,13.筋板,14.第十二级叶轮腔室,15.半螺旋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4共同确定了本实施例的一种CPR1000MW上充泵的末级导流体结构,CPR1000MW离心式上充泵由十二级叶轮构成,所述十二级叶轮的前六级叶轮与七至十二级叶轮背对背对称布置,前六级叶轮的进水口指向上充泵的电机驱动端。末级导流体(2)处于第六级叶轮(1)和第十二级叶轮(4)之间,末级导流体出口(9)与泵出口(3)相对应,如上所述的末级导流体(2)前后端面上开有四个丝杠通孔(5),通过丝杠将各级导叶连接在一起。在第六级叶轮腔室(12)出口处设有两个180°对称布置的半螺旋流道(15),流道出口(6)在导流体的另一端面,这样可以将第六级叶轮出口的流体送到下一级叶轮进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国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国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12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波纹管式抽真空装置
- 下一篇:新型风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