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室内降雨入渗试验模拟装置的量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7877.1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5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华;张成林;郭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中建六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30007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降雨 入渗 试验 模拟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系统,特别是一种室内降雨入渗试验模拟装置的量测系统。
背景技术
室内降雨入渗试验装置是降雨入渗研究的基础工具,通过入渗试验装置研究不同变量控制下人工降雨在介质内运移形式、水分运移过程中基质吸力变化、入渗率变化、降雨入渗量、降雨径流量、降雨出渗量以及出渗速率的变化。室内降雨入渗试验装置需要配备测量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室内降雨入渗试验模拟装置的量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室内降雨入渗试验模拟装置的量测系统,包括降雨量量测系统、底渗流量测系统、侧渗流量测系统和径流量测系统;所述降雨量量测系统包括固设在室内模拟降雨装置下方的雨罩、雨水收集盒和雨水量杯,所述雨罩采用方形框套,所述方形框套的上端与所述室内模拟降雨装置固接,所述雨水收集盒连接在所述方形框套的下方;所述雨水量杯设置在所述雨水收集盒的下方,所述雨水量杯和所述雨水收集盒通过软管Ⅰ连接;所述底渗流量测系统包括设置在土样槽下方的底渗流收集槽和设置在所述底渗流收集槽下方的底渗流量杯,所述底渗流量杯通过软管Ⅱ与所述底渗流收集槽连接;所述侧渗流量测系统包括设置在土样槽一侧的侧渗流收集槽和设置在所述侧渗流收集槽下方的侧渗流量杯,所述侧渗流量杯通过软管Ⅲ与所述侧渗流收集槽连接;所述径流量测系统包括径流收集槽和设置在所述径流收集槽下方的径流量杯,所述径流量杯通过软管Ⅳ与所述径流收集槽连接,所述径流收集槽的顶部与土样槽土样之上的顶部贯通。
所述方形框套的底部前后两侧设有外伸的导轨,所述雨水收集盒的上口设有与所述导轨适配的滑槽,所述雨水收集盒滑动连接在所述方形框套的下方。
所述径流收集槽设置在所述侧渗流收集槽的外侧,所述侧渗流收集槽设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标高与土样槽内土样的顶面标高相同。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降雨量量测系统、底渗流量测系统、侧 渗流量测系统和径流量测系统能够全面获取入渗试验所需的数据,满足入渗试验要求;采用在喷淋器下设置雨罩的结构,能够减少降水的损失,节约用水;并且能够保证降水不外飘,能够使降水量的测量更加准确;采用在雨罩下设置与其滑动连接的雨水收集盒,能够进一步地使降水量的测量更加准确,并且能够方便测量位置的调整。采用将径流收集槽设置在侧渗流收集槽外侧的结构,能够便于土样坡度的调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试验室实施,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雨罩和雨水收集盒的立体组装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盒立体图。
图中:1、室内模拟降雨装置;2、雨罩;21、导轨;3、雨水收集盒;31、滑槽;4、侧渗流收集槽;5、径流收集槽;6、软管Ⅰ;7、雨水量杯;8、土样槽;9、底渗流收集槽;10、软管Ⅱ;11、侧渗流量杯;12、底渗流量杯;13、软管Ⅳ;14、软管Ⅲ;15、径流量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3,一种室内降雨入渗试验模拟装置的量测系统,包括降雨量量测系统、底渗流量测系统、侧渗流量测系统和径流量测系统;所述降雨量量测系统包括固设在室内模拟降雨装置1下方的雨罩2、雨水收集盒3和雨水量杯7,所述雨罩2采用方形框套,所述方形框套的上端与所述室内模拟降雨装置1固接,所述雨水收集盒3连接在所述方形框套的下方;所述雨水量杯7设置在所述雨水收集盒3的下方,所述雨水量杯7和所述雨水收集盒3通过软管Ⅰ6连接;所述底渗流量测系统包括设置在土样槽8下方的底渗流收集槽9和设置在所述底渗流收集槽9下方的底渗流量杯12,所述底渗流量杯12通过软管Ⅱ10与所述底渗流收集槽9连接;所述侧渗流量测系统包括设置在土样槽8一侧的侧渗流收集槽4和设置在所述侧渗流收集槽4下方的侧渗流量杯11,所述侧渗流量杯11通过软管Ⅲ14与所述侧渗流收集槽4连接;所述径流量测系统包括径流收集槽5和设置在所述径流收集槽5下方的径流量杯15,所述径流量杯15通过软管Ⅳ13与所述径流收集槽5连接,所述径流收集槽5的顶部与土样槽8土样之上的顶部贯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中建六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大学;中建六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78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高压的可视反应实验装置
- 下一篇:快速测定重油受热结焦趋势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