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学测试平台支撑基座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7309.1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07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曹志明;刘钢;席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福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1/30 | 分类号: | G01D11/30;G01M11/04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林辉轮;王芸 |
地址: | 610207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测试 平台 支撑 基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检测平台,特别是一种光学测试平台支撑基座。
背景技术
光学检测平台是安装光学检测主机及试件的关键性基础承载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实现检测过程中的重心稳定与姿态平衡,现有的光学检测平台通常包括四个位于底部的空气支撑座,以及支撑基座,在检测过程中,试件和光学检测主机分别固定于支撑基座的上、下两端,并通过安装在其上的驱动系统、传动系统、传感系统等附属装置实现检测过程中试件位置的精密对焦调整,以完成整个光学检测操作。
然而,在现有的光学检测平台中,通常都采用实心的结构件作为支撑基座,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试件上的线缆散落于支撑基座的周围,容易扭曲缠绕,并且受到试验振动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试件上电源线布局更好、不易扭曲缠绕、能够有效衰减光学测试平台支撑基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光学测试平台支撑基座,包括设置于测试台面上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光学检测主机,所述光学检测主机的上方设置有试件,所述试件与光学检测主机之间设置有连接线缆,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两个向上延伸的支撑臂,两个支撑臂的相向侧各设置有一个悬挂托架,所述悬挂托架通过螺栓固定于支撑臂上,所述试件通过悬挂托架与支撑臂连接;所述支撑臂的内部设置有中空隔层,所述支撑臂上设置有连通至中空隔层的穿线孔,所述穿线孔设置于悬挂托架的上方、以及底座的下端面,所述连接线缆的下端由底座下端面的穿线孔导出、并与光学检测主机连接,所述连接线缆的上端由位于悬挂托架上方的穿线孔导出、并与试件连接。
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带有底座承载光学检测主机,并通过两个向上延伸的支撑臂结合悬挂托架的方式、将试件夹设于光学检测主机的正上方,具有连接结构稳定、结构简单、易于反复拆装、并且不易出现遮挡干涉,通过中空隔层收纳试件与光学检测平台之间的连接线缆(如电源线、信号线等),不仅结构简单、布局更好,而且能够有效防止连接线缆卷曲盘绕、避免连接线缆干涉遮挡光学检测。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带有底座承载光学检测主机,并通过两个向上延伸的支撑臂结合悬挂托架的方式、将试件夹设于光学检测主机的正上方,具有连接结构稳定、结构简单、易于反复拆装、并且不易出现遮挡干涉,通过中空隔层收纳试件与光学检测平台之间的连接线缆(如电源线、信号线等),不仅结构简单、布局更好,而且能够有效防止连接线缆卷曲盘绕、避免连接线缆干涉遮挡光学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安装试件和光学检测主机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底座—1;光学检测主机—2;试件—3;连接线缆—4;支撑臂—5;悬挂托架—6;中空隔层—7;穿线孔—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福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福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73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CAN总线的车内环境监测系统
- 下一篇:平行双主杆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