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睡莲种植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6626.1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9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勋;陈煜初;沈燕;周世荣;余冠春;余翠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人文园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张叶兴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睡莲 种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植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睡莲种植盆。
背景技术
睡莲是多年生浮叶水生植物,有植物界的“水中女神”之称,又被誉为“花中睡美人” ,其花期长、花全日开放、花径大、花色丰富、具浓郁甜香,深受人们的喜爱,是极好的水景园林美化、切花和家庭园艺常用植物。当前广大家庭住宅及生产所有用种植容器都采用普通的容器,即容器的底部封闭,以保持容器中的泥土及水分。容器直径过小,即小于35cm,不能满足睡莲叶片展开所需的空间;容器直径过大,即大于50cm,需要填充的泥土量也要相应的增加,容器总重明显增加,不利于搬运。另外,部分睡莲在寒冷的冬季,需要保温越冬,过于笨重的容器,更加难以移动,放置在室外或没有保温设施的大田,容易受冻,不利于来年的生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睡莲栽种容器笨重不宜移动搬运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能满足睡莲叶片空间,又能方便搬运的睡莲种植盆。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睡莲种植盆,包括外盆、内盆,外盆底部设置安置架,内盆外侧壁上设置卡头,卡头与安置架配合将内盆固定于外盆内。种植时只在内盆填充土壤或栽培基质,可节约其用量;移动睡莲时,只需将内盆移到指定位置,减少了移苗的劳动量,也避免了移动大盆带来不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卡头包括相连的卡合部和膨大部,安置架包括垂直相连的凹槽和“L”型的卡槽,卡合部垂直插入凹槽并移动进入卡槽相卡合。这个结构能够方便而牢固地将卡头与安置架卡合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的内盆为圆形,内盆外侧壁上同一高度均匀设置三个卡头,外盆底部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三个安置架与卡头相配合。内盆和外盆能够稳定地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盆为圆形,外盆与内盆直径比为3:1,高度比为1.5:1。这个比例在满足睡莲土壤要求的同时,很好地保证了睡莲的叶片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盆盆沿上开有通孔。在大田生产时,用麻绳固定在通孔上,便于牵引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睡莲种植盆通过卡头与安置架的配合作用将内盆和外盆牢固固定,种植时只在内盆填充土壤或栽培基质,可节约其用量;在满足睡莲的叶片空间要求的情况下,移动睡莲,只需将内盆移到指定位置,减少了移苗的劳动量,也避免了移动大盆带来不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卡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安置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4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睡莲种植盆,如图1-4所示,包括外盆1、内盆2,内盆2为圆形,内盆2外侧壁上同一高度均匀设置三个卡头4,外盆1底部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三个安置架3与卡头4相配合将内盆2固定于外盆1内。
外盆1为圆形,外盆1与内盆2直径比为3:1,高度比为1.5:1。
外盆1盆沿宽30mm,其上开有通孔9,通孔9的直径为10mm。
安置架3为长方形,固定架高为内盆2盆壁高的二分之一,卡头4包括相连的卡合部5和膨大部6,安置架3包括垂直相连的凹槽7和“L”型的卡槽8,卡合部5与卡槽8的宽度相配合大约为10mm,卡合部5垂直插入凹槽7并移动进入卡槽8相卡合。
睡莲种植时,将种子播在内盆2的土壤中,再将内盆2固定在安置架3,向外盆1注水,使水面高于内盆2盆沿。移苗或换水时,将内盆2从安置架3上移开即可。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人文园林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人文园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66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60°根系防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简便环保的绿化种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