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使用硅藻土过滤的聚酯多元醇的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5643.3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1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罗俊杰;胡先海;付昌春;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思维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C08G63/9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硅藻土 过滤 聚酯 多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酯多元醇的过滤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使用硅藻土过滤的聚酯多元醇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聚酯多元醇,通常是由有机二元羧酸(酸酐或酯)与多元醇(包括二醇)缩合(或酯交换)或由内酯与多元醇聚合而成。二元酸有苯二甲酸或苯二甲酸酐或其酯、己二酸、卤代苯二甲酸等。多元醇有乙二醇、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不同品种的聚酯多元醇由于种类不同或制备工艺不一样,性质也不一样,对于聚酯多元醇比较重要的几个指标是羟值、酸值、水分、粘度、分子量、密度以及色度等。聚酯型聚氨酯因分子内含有较多的酯基、氨基等极性基团,内聚强度和附着力强,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聚酯型聚氨酯因分子内含有较多的酯基、氨基等极性基团,内聚强度和附着力强,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脂肪族(多指已二酸聚酯)聚酯二元醇多用于生产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微孔聚氨酯鞋底、PU革树脂、聚氨酯胶粘剂、聚氨酯油墨及色浆、织物涂层等。由已二酸与1,4-丁二醇、1,6-已二醇或乙二醇制得的聚酯二醇为蜡状固体,得到的聚氨酯弹性体结晶性强,初粘力大,得到制品的机械强度也较高;由带侧基的二醇制得的聚酯如PMA和PPA常温呈液态,柔软,用于油墨、软革等,PMA耐水解性较好。
聚酯多元醇中常含有大量深色的杂质,如不能有效过滤,会影响聚酯多元醇的色度,影响其最终产品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使用硅藻土过滤的聚酯多元醇的过滤装置,使用多层过滤,有效降低色度,提高品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搅拌机构、电机和过滤机构,所述搅拌机构连接电机,电机连接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为真空圆柱过滤器,过滤器内沿直径方向依次设有多个过滤框,过滤框的面积沿直径方向由小变大再变小,多个过滤框的间距相等,每个过滤框包括过滤架、过滤网和把手,过滤网固定在过滤架上,把手设置于过滤架顶部的两端,过滤网的孔径沿直径方向依次减小,靠近过滤器的进口过滤网孔径最大,靠近过滤器的出口过滤网孔径最小。
为了提高反应效果,所述搅拌机构为圆柱搅拌器,搅拌器内设有搅拌叶。
所述过滤架和把手为不锈钢制成,过滤网为双重过滤网。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降低色度,吸附大量的杂质,从而提高产品的品质,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过滤器的俯视图;
图3是过滤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搅拌机构1、电机2和过滤机构3,所述搅拌机构1连接电机2,电机2连接过滤机构3,所述过滤机构3为真空圆柱过滤器,过滤器内沿直径方向依次设有多个过滤框4,过滤框4的面积沿直径方向由小变大再变小,多个过滤框4的间距相等,每个过滤框4包括过滤架41、过滤网42和把手43,过滤网42固定在过滤架41上,把手43设置于过滤架41顶部的两端,过滤网42的孔径沿直径方向依次减小,靠近过滤器的进口过滤网42孔径最大,靠近过滤器的出口过滤网42孔径最小。过滤架41和把手43为不锈钢制成,过滤网42为双重过滤网。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为了提高反应效果,所述搅拌机构1为圆柱搅拌器,搅拌器内设有搅拌叶11。
本实施例工作时,将硅藻土和聚酯多元醇放入搅拌机构1内,反应10~15分钟,搅拌叶11搅拌,能让硅藻土的吸附更为完全,然后进入过滤机构3,由过滤器的进口到出口,过滤网42孔径逐渐减小,能够有效的过滤吸附杂质后的硅藻土,此时由出口出来的聚酯多元醇色度大幅降低,有效的提高的产品的品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思维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思维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56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水冷散热导热头
- 下一篇:红外感应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