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创腰骶椎带锁轴向融合内固定系统锁定螺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5568.0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1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宋西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创腰 骶椎 轴向 融合 固定 系统 锁定 螺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微创腰骶椎带锁轴向融合内固定系统锁定螺钉。
背景技术
腰骶椎融合是临床上治疗腰骶椎退变性、不稳等疾病的一种常见手术方式。目前临床常规前路手术易损伤内脏、血管和神经,后路手术对脊柱生理功能干扰大,不符合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近十余年来,随着微创理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腹腔镜前路锁孔、微创小切口、经皮内固定融合等为代表的新型腰椎前路微创手术取得了长足进步。
目前国内外对腰骶椎间融合内固定都采用外放性手术,它创伤大,出血多,易感染,康复时间长等。2004年由美国的Cragg等人提出,腰骶椎间轴向融合内固定的微创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微创融合内固定技术,并在欧美国家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从2006年开始在临床中应用,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不易感染,康复快并保留了脊柱的完整结构,它的融合内固定率更高、住院时间短等众多优点。因此,倍受脊柱外科医生的青睐,其临床应用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但是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腰骶椎轴向融合内固定虽具有更好的前屈和侧向稳定性,而在旋转稳定性上较差。为提高抗旋转的稳定性往往需要辅以腰骶椎后路的钉棒系统内固定,这样轴向融合内固定手术和后路钉棒内固定手术,而手术费用昂贵,众多国人难以承担,且该手术操作繁锁,手术时间长,创伤随之增大,出血也增多。
所以发明一种用于腰骶椎带锁轴向融合内固定的锁定螺钉,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并且能够提高抗旋转稳定性的微创腰骶椎带锁轴向融合内固定系统锁定螺钉。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创腰骶椎带锁轴向融合内固定系统锁定螺钉,包括相互连接的轴向固定螺钉和单向锁定螺钉,轴向固定螺钉上设置有若干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单向锁定螺钉的一端活动连接在通孔内。
所述轴向固定螺钉包括螺钉前部和螺钉后部,螺钉前部和螺钉后部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通孔。
单向锁定螺钉的另一端设置有六柱体端部。
所述螺钉前部直径小于螺钉后部直径,螺钉前部和螺钉后部分别设置有螺纹。
所述螺钉后部的尾部有内孔,内孔内设置有螺纹,并且设置有咬合缺口。
螺钉后部的尾部的内孔内设置有内六角。
咬合缺口的形状可以由实际需要来确定,咬合缺口的截面形状可以是矩形。
所述单向锁定螺钉包括小端螺纹部分和大端螺纹部分,大端螺纹部分的螺纹为松质骨螺纹;所述小端螺纹部分与轴向固定螺钉上的通孔螺纹连接。
小端螺纹部分的底部为圆底。
单向锁定螺钉的小端螺纹部分和大端螺纹部分的长度比在1:1.2-1.8之间是最恰当的选择,并且小端螺纹部分和大端螺纹部分的直径比为1:1.08-1.3。
轴向固定螺钉的螺钉前部和螺钉后部的长度比在1:0.5-2之间是最恰当的选择,并且螺钉前部和螺钉后部的直径比为1:1.05-2。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提高抗旋转稳定性,小端螺纹部分旋转交锁于轴向固定螺钉上的通孔内进行单向锁定,使之不易退出,具有抗旋转、抗压缩、抗拉伸、抗弯曲功能。
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轴向固定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单向锁定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微创腰骶椎带锁轴向融合内固定系统锁定螺钉,包括相互连接的轴向固定螺钉和单向锁定螺钉2,轴向固定螺钉上设置有若干通孔13,通孔13内设置有内螺纹;单向锁定螺钉2的一端活动连接在通孔13内。
所述轴向固定螺钉包括螺钉前部11和螺钉后部12,螺钉前部11和螺钉后部12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通孔13。
单向锁定螺钉2的另一端设置有六柱体端部21。
如图2所示,所述螺钉前部11直径小于螺钉后部直径12,螺钉前部11和螺钉后部12分别设置有螺纹。
如图4所示,所述螺钉后部12的尾部有内孔15,内孔15内设置有螺纹和内六角,并且设置有咬合缺口14。咬合缺口14的形状可以由实际需要来确定,咬合缺口14的截面形状可以是矩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55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持钉装置
- 下一篇:一种肱骨近端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