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井原油油气产量直接计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5331.2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1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袁伯利;赵明辰;李南春;孟浩;邓卫东;余昌甲;齐文东;戴刚;王雄;陆梅;戴群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州市明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桂丽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荆州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油 油气 产量 直接 计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油计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井原油油气产量直接计量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产油量是油田性能的重要指标。对于原油的计量是油田产量的直接表示。
油田在不同区域分布不同的油井进行采油。目前国内的采油企业,绝大多数采用注水采油技术。注水采油技术是利用注水设备把质量合乎要求的水从注水井注入油层,保持油层压力,驱替地下原油至油井,是一种人为地将水注入储油层孔隙中,以水作为驱替剂将更多的原油从油层中驱替出来的一种采油技术。注水可以提高油田开发速度和采收率,而且经济效益好,因此注水开采已成为众多油田开发的主要方式。
自油井直接采集的原油,其含有采油时注入的水,且有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天然气,故为油水气混合物,一般还含有砂石、蜡、盐等杂质。因此,采油企业一般设置处理站,进行除砂石杂质、油水气分离、除盐等操作,并将分离得到的水重新返回油井注入地下。
因此,目前油田油量计量方式采取将多口油井通过管线汇总输送至计量站进行统一计量。
原油计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流量计测量;另一种是储罐测量。
流量计测量通常是用流量计测量出石油的体积流量,再用相应的方法测出石油的密度值、含水率以及有关的温度和压力值,以便求出不含水原油及油品在标准条件即温度是20℃,压力为一个标准大气压0.101325MPa下以质量为单位的油量,如CN 103244099A公开了一种杠杆式流量计,结构紧凑,安装方便,抗干扰能力强,可在高压环境下实现井下流量的精确测量。但是,刚采出的原油含有泥沙及油气,所述泥沙和油气混在或混溶在原油的油水混合物中,因此当直接采用流量计测量时,比如转子流量计,油水混合物中的泥沙、挥发出的油气会堵塞、干扰转子流量计的测量,所述测量数据不准确,甚至所述流量计被堵塞以至于完全不能工作。
储罐测量是用人工检尺或液位仪表测得储罐内油液位的高度,计算出体积量,同时按有关规程规定,测出油温、密度值和含水率,以便求出罐内不含水原油及油品以质量为单位的油量。如CN 203672441U公开了一种用于石油计量的计量罐,能够完全避免人工读取玻璃液位计的数据时造成的误差,并大大提高安全性;CN 103471676A公开了一种不稳定流量液体在线流量测量装置,能够对流体流量进行正确测量和调节。
但是,计量站统一计量的方式无法实现单口油井产量的计量,也就无法了解单口油井的产油情况,而且对于输油管线的损失(漏油等)无法估算,造成计量值与产油量有很大的误差。对于新钻油井来说,由于是单口油井无法实现集中计量,而单独建立计量站成本太高,不经济。因此,急需能够实现单口油井计量的装置,且要求流量计量装置防爆、准确可靠、维护简单方便、成本较低、实现容易等。
原油单井计量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这是因为原油的直接计量有很大的挑战性:原油成分复杂;原油环境复杂;原油流动复杂。因此,研制能够满足原油开采工况的原油准确计量装置有很大的技术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单井原油油气产量直接计量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单井原油油气产量直接计量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单井原油计量存在的困难,准确、快捷地测出原油的流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结构简便,并且在计量的过程中不影响原油的运输。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井原油油气产量直接计量方法:
所述方法为,将单井单位时间t内生产的油水混合物置于可压缩密闭容器中,测量压缩前后:
密闭容器的体积,压缩前体积为V1,压缩后体积为V2;
和,密闭容器中气体的压力,压缩前的压力为P1,压缩后的压力为P2;
和,密闭容器中气体的温度,压缩前的温度为T1,压缩后的温度为T2;
油水混合物的体积为单井油水混合物的体积流量为V液/t。
优选地,可压缩密闭容器的体积由光栅尺间接测量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州市明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荆州市明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53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轮驱动的自走式多功能耕作机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水肥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