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防水龙带盘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4779.2 | 申请日: | 2014-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6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都新福;郭园;芦建新;刘文海;周勇;赵庆兵;李陶;王雷;曹刚;郭永金;曲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3/04 | 分类号: | A62C33/04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8 | 代理人: | 何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防 水龙带 盘卷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器具配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快速对消防带进行收卷或释放的消防水龙带盘卷器。
背景技术
消防水带是用来输送高压水或泡沫等阻燃液体的软管,是重要的消防器材。消防水带每次使用完毕后,须清洗晾干,然后收卷存放于消防水带箱,以便下次使用。目前,大多采取徒手盘卷消防水带,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
专利号为201320401420.1的“一种多根数、大管径的长软管盘收装置”采用低速电机对软管卷盘进行驱动,并通过挡圈将软管卷盘分隔为多个独立的卷盘,其可对多条软管同时进行盘卷,但其各挡圈之间的盘卷位是同速转动,当只需对几根软管进行盘卷,仍需开动整机,势必造成浪费。针对消防水带,不仅仅是盘卷完成即可,还需要将盘卷完毕的消防水带由盘卷装置上顺利取下,放置在专用的消防水带箱内。相关专利只考虑了“卷”“盘”,而未考虑到如何将盘卷状态的软管或消防水带取下。且相关技术一般多采用电机带动,整体重量较大,不利于搬运,在山区和偏远地区不易普及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同时对多条,或一条消防带进行盘卷,且可方便取下处于盘卷形状的消防水龙带盘卷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消防水龙带盘卷器包括底座,以及座于底座上的支架,与支架转动相连的卷盘,在底座后端装设有推手。所述卷盘分为定盘和动盘,两者间隔套接在转轴上,所述转轴穿入轴承座,两端出露于轴承座两侧,外侧转轴与手摇把相连,内侧转轴上依次安装卷盘和压盖,转轴内端出露于压盖形成转轴突出部。
由于实行上述方案,本申请结构简单,整体重量轻,适合于各种场合使用。其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卷收水龙带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消防演练、应急抢险、灾害救援、农田灌溉和物业浇灌等工作中,高质高效完成消防水龙带的盘卷回收工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消防水龙带盘卷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联轴器结构示意图。
图例:1、压盖,2、联轴器,3、转轴突出部,3-1、左侧转轴突出部,3-2、右侧转轴突出部,4、手摇把,5、支架,6、行走轮,7、底座,8、转轴,9、螺杆,10、卷盘,11、推手,12、插销,13、键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消防水龙带盘卷器其包括底座7,以及座于底座7上的支架5,与支架转动相连的卷盘10,在底座7后端装设有推手11。所述卷盘10分为定盘和动盘,两者间隔套接在转轴8上,所述转轴8穿入轴承座,两端出露于轴承座两侧,外侧转轴8与手摇把4相连,内侧转轴8上依次安装卷盘10和压盖1,转轴8内端出露于压盖1形成转轴突出部3。所述轴承座安装在支架5上部。
在底座7左右对称处固定有支架5,两卷盘10装设在两支架5间,两转轴8的相对部分别记为左侧转轴突出部3-1和右侧转轴突出部3-2。左、右侧转轴突出部3-1、3-2端部为方头,其上开设有销孔。在左或右侧转轴突出部3-1或3-2上开设有键槽,其上键接联轴器2。所述键槽为半封闭槽,上端口和外端口为开口。
如图2所示,所述联轴器2为一空腔开口圆管,其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联轴器2内部分为两个独立空腔,两空腔内孔均为方孔。在两空腔上端面开有通孔,通孔内插有插销12,插销12与前述销孔插接。其中一空腔内设有键,键与前述左或右侧转轴突出部3-1或3-2上的键槽键接。
所述卷盘10的定盘与转轴固定相连,动盘与转轴8套接,在定盘和动盘相对面上开设有滑槽,两滑槽间穿有螺杆9,螺杆9两端出露于定盘和动盘外,出露端旋接螺母。通过调节螺杆9在滑槽内的位置,即可调节螺杆9与转轴8之间的间距。
所述转轴8与动盘套接处为棱台结构,动盘一端面与棱台顶触,另一端面与压盖1顶触,并由压盖1锁紧。所述转轴8与压盖1为旋接,旋接段开设有外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47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