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袋机热封装置的上压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92890.8 | 申请日: | 2014-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9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孙毅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张泾宇钢机械厂 |
| 主分类号: | B31B1/64 | 分类号: | B31B1/64 |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袋机热封 装置 压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袋机。
背景技术
制袋机是制作包装袋的专用设备,广泛用于各种塑料、纸质等材料的包装袋的生产。高速制袋机成型包装袋过程是:将上膜和下膜分别导向输送,于合适位置对上下膜进行重叠,重叠后的薄膜经纵向、横向热封后形成多个小袋一体结构,最后进行分切形成多个小袋。热封装置用于将上下薄膜热封成一体形成袋体结构,是制袋机必不可少的部分。传统的热封装置一般只适合单个热封,其热封速度较慢、效率低;已出现有高速热封装置,其优点是可以实现多排多列热封,但其缺点是热封板及热封压板的的结构复杂,不便于更换,热封稳定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制袋机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制袋机热封装置的上压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袋机热封装置的上压板结构,包括压板支撑体,压板支撑体的下表面固接有压板组,其上表面固接安装块;所述压板支撑体带有朝下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中带有成对设置的第一支撑块及第二支撑块,成对的第二支撑块设置于成对的第一支撑块之间;所述压板支撑体的两端分别封装有端块,端块上装置有锁紧调节轮;所述端块及压板支撑体中贯穿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两端分别带有齿轮,齿轮置于端块的外侧;
所述压板组包括装置于所述凹槽中的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分别借助弹簧装置于成对的第一支撑块之间,第二压板的上端凸缘顶靠所述第二支撑块;
所述第一压板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连接块及第一下压板,第二压板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二连接块及第二下压板,第二下压板的下表面固接有压块,压块的底面带有压条;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压板支撑体固接,所述螺栓贯穿所述安装块、压板支撑体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连接;所述安装块、压板支撑体、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中贯穿设置有多个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下端分别与第一下压板及第二下压板螺旋连接;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螺栓配合分别调节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与压板支撑体间的间距。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表面带有第一弹簧凹槽,第二连接块的上表面带有第二弹簧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组压板结构提高热封效率;设置竖直的调节螺杆与水平的调节杆便于对热封力度及热封位置的调节,其操作简便;压板与压板支撑体之间采用弹簧连接,实现弹性热封,弹簧隐蔽于压板支撑体内,其结构紧凑;压板的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结构图。
图4和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压板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压板的分解立体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压板的立体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压板的分解立体结构图。
图中:1、压板支撑体;10、调节螺杆;103、凹槽;104、第一支撑块;105、第二支撑块;11、弹簧;2、安装块;3、锁紧调节轮;4、端块;5、第一压板;51、第一连接块;510、第一弹簧凹槽;52、第一下压板;6、第二压板;61、第二连接块;610、第二弹簧凹槽;611、上端凸缘;62、第二下压板;63、压块;64、压条;7、调节杆;8、齿轮;9、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制袋机热封装置的上压板结构,包括压板支撑体1,压板支撑体1的下表面固接有压板组,其上表面固接安装块2;压板支撑体1带有朝下设置的凹槽103,凹槽103中带有成对设置的第一支撑块104及第二支撑块105,成对的第二支撑块105设置于成对的第一支撑块104之间;压板支撑体1的两端分别封装有端块4,端块4上装置有锁紧调节轮3;端块4及压板支撑体1中贯穿连接有调节杆7,调节杆7的两端分别带有齿轮8,齿轮8置于端块4的外侧;齿轮8在调节杆7转动下于齿条(未画出)上移动,实现整个上压板结构的整体移动,从而调节热封位置。
压板组包括装置于凹槽103中的第一压板5及第二压板6,第一压板5及第二压板6分别借助弹簧11装置于成对的第一支撑块104之间,第二压板6的上端凸缘611顶靠第二支撑块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张泾宇钢机械厂,未经无锡市张泾宇钢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28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