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炒干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92316.2 | 申请日: | 2014-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6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山葛老天然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7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炒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炒干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茶叶具有人体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而且也是一种十分健康的饮品,基本上可以说是居家必备。因此茶叶的需求量是十分巨大的,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器具进入茶叶生产领域,并大幅度地提高茶叶的生产量。其中茶叶炒干机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茶叶生产机械。
目前的茶叶炒干机一般为滚筒式,滚筒内有茶叶反转的装置,这样的设置不容易使茶叶翻炒完全,此外炒干机一般都没有配备吹风装置,不容易使茶叶干燥,长期以往,容易使茶叶染上细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炒干机,解决充分翻炒茶叶以及加快茶叶干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茶叶炒干机,包括支架、圆桶、炒茶叶机构、传动机构以及吹风机构,圆桶、炒茶叶机构、传动机构以及吹风机构设在支架上,圆桶包括外筒和内筒,外筒和内筒通过多个小圆柱焊接,圆桶前部设炒茶叶机构,所述炒茶叶机构包括设在支架一端的轴一,轴一中间设齿轮一,齿轮一两侧铰接U形板,齿轮一下设与齿轮一啮合的齿轮二,齿轮二两端铰接U形板,齿轮一铰接连杆一,连杆一一端铰接连杆二,连杆二一端和U形板之间铰接连杆三,炒茶叶机构下设传动机构,圆桶后部设吹风机构。
优选的,传动机构包括设在齿轮二下的轴二,轴二上设蜗杆,U形板下部铰接蜗轮,蜗轮和齿轮二连在同一个铰接杆上,蜗杆和蜗轮啮合,轴二中间设凹轮,圆桶一端外形轮廓设为凸轮,凸轮设在凹轮中,凹轮后设大链轮,轴二下设轴三,轴三上设与大链轮通过链条连接的小链轮,小链轮前设减速电机。
优选的,吹风机构包括设在内筒后部的轴四,轴四中设扇叶,轴四一端设马达,马达后设后门,后门铰接圆桶,后门上设拉手二和多个按钮,扇叶和后门之间的外筒侧壁上设多个进风孔。
优选的,圆桶外侧设侧门,侧门上设拉手一。
优选的,内筒和外筒之间设有缝隙,且外筒内壁和内筒内壁之间形成一个开口。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第一: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茶叶炒干机能够充分翻炒茶叶,具体是设计了炒茶叶机构,炒茶叶机构包括设在支架一端的轴一,轴一中间设齿轮一,齿轮一两侧铰接U形板,齿轮一下设与齿轮一啮合的齿轮二,齿轮二两端铰接U形板,齿轮一铰接连杆一,连杆一一端铰接连杆二,连杆二一端和U形板之间铰接连杆三,因此当齿轮一转动时,连杆一带动连杆二和连杆三运动,圆桶中的连杆二可以在竖直平面内翻炒茶叶,同时圆桶一端外形轮廓设为凸轮,传动机构包括凹轮,凸轮设在凹轮中,当传动机构运动时,能够带动凸轮转动,则圆桶转动,即实现茶叶在竖直平面中转动,因此能够充分翻炒茶叶。
第二: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吹风机构,吹风机构包括设在内筒后部的轴四,轴四中设扇叶,轴四一端设马达,马达后设后门,后门铰接圆桶,后门上设拉手二,扇叶和后门之间的外筒侧壁上设多个进风孔。因此当按钮控制马达转动时,扇叶转动,风从进风孔中进入外筒和内筒之间形成的空间,然后风从外筒内壁和内筒内壁之间形成的一个开口中喷出,由于开口很小,因此开口处的风速很大,相比于直接使用风扇来说,这样的设置更有利于茶叶散热散湿,加快茶叶干燥。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炒茶叶机构设在圆桶外侧,减小了圆桶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同时也增大了翻炒茶叶的空间,提高生产效率。
第四:本实用新型在圆桶外侧设置了外侧设侧门,侧门上设拉手一,当需要将茶叶倒出时,直接打开侧门即可,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炒茶叶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吹风结构示意图。
其中1—U形板,2—齿轮一,3—轴一,4—连杆一,5—连杆三,6—连杆二,7—凸轮,8—外筒,9—内筒,10—小圆柱,11—扇叶,12—轴四,13—进风孔,14—马达,15—拉手二,16—按钮,17—拉手一,18—侧门,19—大链轮,20—小链轮,21—凹轮,22—减速电机,23—轴三,24—支架,25—蜗杆,26—轴二,27—齿轮二,28—蜗轮,29—后门,30—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山葛老天然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山葛老天然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23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凉粉、面皮和碗团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输电线路防鸟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