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5°反倒角铣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0506.0 | 申请日: | 2014-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5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芳;陈小江;蔡振萍;承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盛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02 | 分类号: | B23C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35 倒角 铣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35°反倒角铣刀。
背景技术
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铣刀主要用于在铣床上加工平面、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等。
按照用途,铣刀大体分为:平头铣刀、平头带倒角铣刀、成型铣刀、倒角刀、T型刀、齿型刀和粗皮刀等,而现有技术的铣刀都是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制作,主要用于标准件的加工,但是对于一些非标工件,却无法适用。
对于如图3所示的零件,需要进行圆孔加工,并对圆孔6一端进行35°反倒角7的加工,现有的铣刀需要通过两次铣加工才能完成,不仅耗费劳动力,还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专门匹配35°倒角加工,且能同步加工直径为88mm圆孔的35°反倒角铣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35°反倒角铣刀,包括刀体和固定在刀体一端的刀头,所述刀头包括圆柱形主刀头和圆锥形副刀头,所述主刀头和副刀头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且所述副刀头与主刀头连接处的直径大于副刀头与刀体连接处的直径,所述主刀头通过副刀头与刀体固定连接;
所述主刀头周向均匀镶嵌有主刀片,所述副刀头周向均匀镶嵌有副刀片,所述副刀片与刀体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5°,各主刀片和副刀片均关于主刀头的中心轴线对称,所述副刀头的锥角为70°。
为了方便铸造加工,所述刀体与刀头为一体成型。
为了能够匹配加工直径80mm圆孔,所述两片关于主刀头的中心轴线对称的主刀片之间的距离为60mm,所述主刀头的直径小于60mm。
所述主刀片和副刀片均有6片,且主刀片和副刀片均一一对应,主刀片尾部与相对应的副刀片头部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35°反倒角铣刀,结构设计巧妙,通过采用倾斜式35°刀片与直刀相配合,实现了能够同步铣削35°反倒角和直径88mm的圆孔,减少了加工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35°反倒角铣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35°反倒角铣刀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铣刀加工出的零件。
图中:1.刀体,2.主刀头,3.副刀头,4.主刀片,5.副刀片,6.圆孔,7.反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35°反倒角铣刀,包括刀体1和与刀体1一端一体成型的刀头,刀头包括圆柱形主刀头2和圆锥形副刀头3,主刀头2和副刀头3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且副刀头3与主刀头2连接处的直径大于副刀头3与刀体1连接处的直径,主刀头2通过副刀头3与刀体1固定连接;
主刀头2周向均匀镶嵌有主刀片4,副刀头3周向均匀镶嵌有副刀片5,副刀片5与刀体1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5°,各主刀片4和副刀片5均关于主刀头2的中心轴线对称,副刀头3的锥角为70°。
两片关于主刀头2的中心轴线对称的主刀片4之间的距离为60mm,主刀头2的直径小于60mm。
主刀片4和副刀片5均有6片,且主刀片4和副刀片5均一一对应,主刀片4尾部与相对应的副刀片5头部相接。事实上,主刀片4与其相对应的副刀片5相互连接,且在同一直线上。
通过将相互对称的主刀片4之间的距离设置成60mm,然后匹配35°倾斜副刀片5,能够在铣削35°反倒角7的同时,就能对相应地同步加工88mm直径的圆孔6。
刀片镶嵌在刀头内,利用螺栓进行固定,方便后期拆卸磨刀维护。
副刀头3的锥角设计成70°,即为单边与中线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5°,正好与副刀5的倾斜角度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35°反倒角铣刀结构设计巧妙,通过采用倾斜式35°刀片与直刀相配合,实现了能够同步铣削35°反倒角7和直径88mm圆孔6,减少了加工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加工成本。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盛铸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盛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05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管环形切割装置
- 下一篇:用于铝合金钻孔的套料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