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胎压可视的自行车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9756.2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9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许晓峰;何玲;李阳;顾嘉阳;林晓安;张建春;应笑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C23/04 | 分类号: | B60C2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 自行车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轮胎,特别涉及一种胎压可视的自行车轮胎。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的自行车轮胎在充气时不能通过眼睛观察来确定是否轮胎气已充足,这时就需要通过用手捏轮胎来确定,这样往往会把手弄得很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胎压可视的自行车轮胎,该轮胎结构简单、效果显著,在给轮胎充气时,只需用眼睛观察即可确定充气是否充足,不会弄脏手。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胎压可视的自行车轮胎,包括外胎、内胎以及轮框,所述外胎为开口式,包括织网罩,织网罩与地面接触部位设置有胎皮,织网罩与轮框连接处设置有胎唇;所述轮框左右两边与胎唇连接处设有凹槽,胎唇与凹槽过盈配合,轮框内表面与内胎外表面接触部分设置有缓冲层,轮框中部还设置有一通孔;所述内胎与轮框贴合部位表面设置有一气压钮,所述气压钮底部设有一直径大于设置在轮框中部的通孔直径的底座,气压钮主体穿设在通孔内,在气压钮主体上还穿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气压钮底座和缓冲层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气压钮颜色为红色。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层由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效果显著。当向轮胎内胎充气时,内胎的向外的压力压缩弹簧使得气压钮慢慢被顶起,到气压钮被顶至突出轮框外缘,通过眼睛可以观察到时,轮胎内胎已经完成充气过程。气压钮设计成红色,更加显眼,可以方便观察。缓冲层由橡胶制成,可以防止内胎磨损破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充气不足时轮胎的剖面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充气充足时轮胎的剖面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2,一种胎压可视的自行车轮胎,包括外胎1、内胎2以及轮框3,所述外胎1为开口式,包括织网罩4,织网罩4与地面接触部位设置有胎皮5,织网罩4与轮框3连接处设置有胎唇6;所述轮框3左右两边与胎唇6连接处设有凹槽7,胎唇6与凹槽7过盈配合,轮框3内表面与内胎2外表面接触部分设置有缓冲层8,轮框3中部还设置有一通孔;所述内胎2与轮框3贴合部位表面设置有一气压钮9,所述气压钮9底部设有一直径大于设置在轮框中部的通孔直径的底座10,气压钮9主体穿设在通孔内,在气压钮9主体上还穿设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位于气压钮9的底座10和缓冲层8之间。当向轮胎内胎2充气时,内胎2的向外的压力压缩弹簧11使得气压钮9慢慢被顶起,到气压钮9被顶至突出轮框3外缘,通过眼睛可以观察到时,轮胎内胎2已经完成充气过程。底座10以及弹簧11直径大于设置在轮框中部的通孔的直径,这样,在充气时,气压钮9不会脱落。
作为进一步优化,气压钮9颜色设计为为红色,从而更加显眼,便于观察。
作为进一步优化,缓冲层由橡胶制成,从而防止内胎磨损破裂。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97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移对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压平及校准功能的包装袋传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