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墙面用开孔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9327.5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6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高德兵;刘国良;米央;吕斌;刘安明;杨闯;孙晓玉;仇耿;舒剑平;崔钺;奚军;赵永庆;王晓刚;张倩;孙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1/14 | 分类号: | B28D1/14;E04F2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魏亮芳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墙面 用开孔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孔刀具,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墙面用开孔刀。
背景技术
目前,在装饰安装工程中,安装排水管道和电气导管时,要对墙面进行开孔工作,而往往需要请专业开孔人员,采用手持式开孔机开通孔,这样的开孔方式会让工作人员的体力消耗较大,且开孔费用高。因此现在均采用机器打孔,机器打孔时,只需在地面上移动打孔机器,就可进行打孔作业,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效率。但是若采用机器自动打孔,原来手持式开孔机上的刀具则不能使用,其强度和开孔效果都无法达到开孔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孔力度大,且开孔效果好,适用于打孔机器,提高开孔效率的墙面用开孔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墙面用开孔刀,包括刀头、连接所述刀头的刀把以及转接件,所述刀头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长条形刀片,所述本体呈环形,所述刀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本体,且所述刀片沿所述本体的周向均布间隔设置,以使相邻所述刀片间形成用于排出废料的排料槽;所述刀把连接所述本体,所述转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刀把和电机输出轴。
进一步地,所述刀片的横截面形状呈扇形。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件包括一套筒,所述套筒呈圆柱形,其内径匹配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外径以及所述刀把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内壁上沿其轴向开设有至少一第一凹槽或者第一凸条,所述电机输出轴上沿其轴向连接有一匹配所述第一凹槽形状的第二凸条、或者开设有一匹配所述第一凸条形状的第二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上还开设有至少一通孔单元,所述通孔单元包括位于所述套筒相对位置上的两个通孔部,所述刀把对应所述通孔单元设置有至少一第二通孔单元,所述第二通孔单元同样包括位于所述刀把相对位置上的两个第二通孔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条与所述电机输出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上沿其轴向开设有一匹配所述第二凸条形状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凸条嵌设于所述第三凹槽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接件将刀头的刀把安装在机器中的电机输出轴上,开孔时,由于刀头设置为多个刀片均布轴向排列的方式,最终使相邻刀片间形成用于排出废料的排料槽,便于墙面废料的排出,打孔更顺利,刀头不会受到废料的阻碍,提高了打孔效率和孔内表面的质量;替代了传统的手持式打孔方式,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负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墙面用开孔刀的总装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墙面用开孔刀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墙面用开孔刀中刀片的横截面示意图。
其中,1、刀把,11、第二通孔部,2、本体,3、刀片,4、电机输出轴,41、第二凸条,42、第三凹槽,5、套筒,51、第一凹槽,52、通孔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墙面用开孔刀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其包括刀头、连接刀头的刀把1以及转接件,刀头包括本体2和设置于本体2上的长条形刀片3,本体2呈环形,刀片3的一端固定连接本体2,且刀片3沿本体2的周向均布间隔设置,以使相邻刀片3间形成用于排出废料的排料槽,排料槽是每间隔30°设置一个;刀把1连接本体2,转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刀把1和电机输出轴4。排料槽四个面的衔接处设置有90°棱角,用于加强连接强度;刀片3的端部与墙面相平行,工作时利用电机的驱动力,使得刀片3和墙体发生高速摩擦,将墙面切出环形缝。其中,为了增强本体2和刀片3的连接强度,优选的将本体2和刀片3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93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