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定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6665.3 | 申请日: | 2014-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8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印旺;肖华只;岳效宁;周艳;王东杰;李保平;张志凌;岳冰;鲍居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机械化建设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09***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混凝土 灌注 钢筋 定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地基处理阶段实用工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定位器。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是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后成桩。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作为高层建筑基础、桥梁基础等,被广泛应用。在实际施工中,因设计图纸所要求或受施工场地条件限制,在桩孔下部出现一定长度的素砼桩,或在桩孔上部出现一定长度的空桩,这就要求在混凝土灌注的过程中,钢筋笼必须用吊筋精确固定,并且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钢筋笼不与吊筋脱离,保证成桩后桩顶标高的准确。
因此现在现有技术中吊筋存在不能重复使用,以及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钢筋笼与吊筋脱离后,导致桩顶标高不能准确控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吊筋不能重复使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钢筋笼与吊筋脱离,导致桩顶标高不能准确控制的问题,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定位器。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定位器,包括至少2根钢管,钢管顶端焊接有吊装环,钢管上部外侧焊接有半圆环,钢管下部外侧也焊接有若干用于固定钢筋笼的半圆型卡环,半圆环和卡环内自上而下插有防止钢筋笼脱落的通直圆钢,通直圆钢上端为圆形定位环,通直圆钢和钢管上端由插杠固定在灌注桩孔外的支架上。
半圆环位于吊装环下方5cm处,相邻卡环之间的间距为10c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具是在混凝土灌注桩下放钢筋笼时,以及砼灌注时保证桩顶标高(即钢筋笼第一道加劲箍标高)的辅助工具。工艺流程是:
①依据护筒标高(或混凝土灌注时的支撑架标高)与桩顶标高差,计算出空桩长度;确定出在第几个定位半圆环上。
②当钢筋笼下放孔口适合位置时,用插杠临时固定钢筋笼。
③将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定位器的定位半圆环从钢筋笼内侧卡放在第一道加劲箍上,并用一根上端为圆形的通直圆钢作为防止钢筋笼滑脱装置,从钢筋笼外侧穿过所有半圆环和卡环。
④依次完成钢筋笼直径方向的两个钢管的安装。
⑤利用钢管上的吊装环完成钢筋笼就位,钢筋笼就位后与孔口混凝土灌注时的支撑架固定后即可进行下道工序的作业。
⑥桩身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先取出作为防止钢筋笼滑脱装置的通直圆钢,再用吊车吊出钢管,完成此道工序作业。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利用本实用新型后,有效地避免了以往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钢筋笼滑脱、钢筋笼上浮等问题,同时还能精确的控制钢筋笼顶标高,保证了施工质量。此工具轻松实现重复利用,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1-卡环,2-通直圆钢,3-半圆环,4-吊装环,5-钢管,6-钢筋笼。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2根钢管5,钢管5顶端焊接有吊装环4,钢管5上部外侧焊接有半圆环3,钢管5下部外侧也焊接有若干用于固定钢筋笼的半圆型卡环1,半圆环3和卡环1内自上而下插有防止钢筋笼脱落的通直圆钢2,通直圆钢2上端为圆形定位环,通直圆钢2和钢管5上端由插杠固定在灌注桩孔外的支架上。半圆环3位于吊装环4下方5cm处,相邻卡环1之间的间距为1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机械化建设集团公司,未经山西机械化建设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66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