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发光门条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6069.5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0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熙雷;吕志杰;屈俊海;史现伟;张予飞;王宏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中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发光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LED发光门条电路。
背景技术
LED发光字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可用在户外广告、体育、交通、演出、展览、租赁、集会等各种场所,现有的LED发光字内的LED灯长期使用后,光衰逐渐减弱,第一年,光衰减少20%以上,第二年,光衰减少40-60%,第三年,LED灯的灯光微弱,基本不发光,究其原因,是由于LED模组电路设计不合理所导致。传统的LED发光字采用电阻限流方式,由于电网电压不稳定,电压电流对LED冲击大,另外采用玻纤PCB板,散热效果不好,所以会造成LED过早损坏。
经检索,申请号为201210258384.8的专利文件公布了一种LED模组的驱动电路,包括由多个并联组之间串联连接的LED阵列;用于将外部电源转换为驱动所述LED阵列中每一个LED的12V~24V的正向电压的电源模块;依据检测到的输入电压控制不同选通开关执行导通或切断作业的控制模块;可为LED阵列提供规律的直流电力,并且无需配备电解电容器,避开了直流电方案的设计缺陷,优化了灯泡的性能,并降低了灯泡的制造成本;这种电路长期使用,无法保证LED灯的灯光效果,对于延长LED灯的使用寿命,也起不到任何效果。
鉴于上述原因,现有的LED灯的电路结构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LED发光门条电路,采用恒流驱动,对电源要求低,LED灯的寿命长,光效高。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ED发光门条电路,是由: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LED灯D1,LED灯D2,LED灯D3,LED灯D4,LED灯D5,三极管Q1,稳压模块P1,Vin电压模块,接地电源构成;LED灯D1、LED灯D2、LED灯D3、LED灯D4、LED灯D5串联,Vin电压模块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LED灯D1的阳极之间设置线路,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稳压模块P1的阴极、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设置线路,LED灯D5的阴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之间设置线路,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稳压模块P1的R端之间设置线路,稳压模块P1的阳极、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与接地电源之间设置线路。
所述的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并联后,与稳压模块P1构成恒流电路。
所述的稳压模块P1为高精密可控稳压器。
所述的三极管Q1为恒流控制三极管。
所述的电阻R1为6.8K欧,电阻R2为91欧,电阻R3为91欧,电阻R4为110欧,电阻R5为110欧,电阻R6为110欧。
所述的Vin电压模块为12V-20V直流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恒流驱动,对电源要求低,LED灯的寿命长,光效高;传统的LED灯采用电阻限流,受电网电压波动影响大,本实用新型采用恒流电路,不受电网电压波动影响,不易光衰,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电路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各种颜色的LED灯,稳定的散热系统保证LED灯的使用寿命长达3万小时以上,可广泛应于户外灯箱、吸塑字等各种发光字,能够极大提高LED灯的产品寿命,长期使用仍能保持光衰不低于30%,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1中: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LED灯D1,LED灯D2,LED灯D3,LED灯D4,LED灯D5,三极管Q1,稳压模块P1,Vin电压模块,接地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中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中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60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