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连续式重金属分离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77290.4 | 申请日: | 2014-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3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雷志刚;齐绍武;柏连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志刚 |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 |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长城专利事务所 43204 | 代理人: | 蔡大盛 |
| 地址: | 415101 湖南省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土壤 修复 连续 重金属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连续式重金属分离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三十多年工业的高速发展,使我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但是过去粗放的工矿企业开采,或生产模式不科学或农业的耕作制度不合理,给土壤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典型的如工矿企业废渣、废水未经处理或处理远未经达标就向外排放;热电厂排放的未经处理的废气也富含大量的镉、砷、汞,铅;早期农学家提倡用煤渣改良土壤,因煤渣中富含大量重金属,煤渣的施入土壤后,给土壤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随着化学分析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微量元素的检测可以完全实现,由此发现我们整个食物链多个环节遭到了重金属的污染,,从而导致发生多种疑难杂症,严重地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由于重金属污染导致的危害性,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对此已经引起了高度的重视,我国近些年来相继有多所农科院所和一些民间机构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正从事土壤的修复工作,采取的措施是化学沉淀钝化法和植物吸收移走法。但由于污染面积大,污染程度深,土壤成分的多样性和环境气候的多变性,使得重金属的治理和修复效果远未达到理想状态,人们为了消除因为重金属超标给农业和人们身体所带来的危害,已经尝试了用石灰法、钡盐法、硅酸盐置换法等进行小面积地实验,但由于土壤的差异性、环境的多变性及沉淀与溶解的可逆性导致其有害重金属仍大部分留在土壤中,未从土壤中分离出去,只达到治标而没有达到治本的目的,没有达到广泛适应和可连续操作的效果。因此,广大农业科学工作者和有重金属污染地区的农民,迫切希望有一种能够分离土壤中有害重金属的机器,从而能根本上减少或消除重金属对农田和对农作物的污染,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连续式重金属分离机,以便满足广大农业科学工作者和农民的迫切愿望,从根本上分离土壤中的有害重金属,减少或消除重金属对农田和对农作物的污染,达到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目的。
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可旋转的磁滚筒,在农机推或拉的作用下,行走在重金属超标的耕地上,将和铁氧体伴生或吸附的重金属吸附在被磁化的滚筒外壁上,然后经刮板将滚筒外壁上的重金属刮下收集在集料槽中,使重金属与土壤彻底分离,使修复土壤达到治本的目的,实现广泛适应和可连续操作的效果;同时,对收集在集料斗内的重金属还可进一步浓缩、提纯得到多种稀有贵重金属,进行综合利用实现变废为宝。设计出的用于土壤修复的连续式重金属分离机,包括:机架,滚筒体,永磁体和集料槽,它的特点是:1、在机架的后部两端连接有一根不旋转的固定轴,固定轴表面设计有多根径向的支撑杆,各支撑杆的顶端共同连接有一个环状的永磁体;在机架后部连接的固定轴两端通过轴承连接有一个可旋转的铁质滚筒体;在滚筒体一侧的机架上安装有集料槽,该集料槽的槽口低于铁质滚筒体的水平直径;在集料槽口上固定有一块非磁性的刮板,该刮板的长度与铁质滚筒体的长度相等,刮板的板口与滚筒体表面相切但不相连,刮板背伸向集料槽口内;在机架的前端设有用于推或拉的连接环。
使用时,将农机与本用于土壤修复的连续式重金属分离机的连接环相连接,开动农机,使农机推或拉着本分离机在田间的土壤中行走;由于滚筒被强磁体磁化,行走时土壤中的和铁氧体伴生或吸附的重金属元素就会吸附到滚筒表面,当滚筒转到集料槽口时,与滚筒相切的刮板就会将滚筒表面的重金属粉末刮到集料槽内。达到分离土壤中重金属的目的,最后是综合利用或处理分离出的有害重金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科学,能分离出土壤中的有害重金属,达到既能改良土壤,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又可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可用于治理被重金属严重污染的土壤。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滚筒体,2、永磁体,3、支撑杆,4、固定轴,5、集料槽、6、机架,
7、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志刚,未经雷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72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