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V型圆柱交叉段混凝土浇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6775.1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1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孙慧星;景治华;李海清;张建东;刘义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 交叉 混凝土 浇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V型圆柱交叉段混凝土浇筑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造型多样化,结构节点复杂化,给工程施工带来诸多不便。一般V型圆柱混凝土施工多采用定型钢模或定型玻璃钢模形式,但由于钢模板造价及运输成本高、重量大、拆装繁琐、占用人力等缺点,也成为施工过程中一道较为复杂的工序;近几年新颖的玻璃钢模板虽然解决了重量大、占用人力的局限性,但自身存在易形成气泡、圆弧变形大、易损坏等缺点,而且这两种模板在适用多节、异形结构上都有很大局的限性。特别是在V型圆柱交叉段混凝土施工中,两根斜柱交汇于同一节点,作为整体结构体系的枢纽,既是承受各种荷载的受力点,也是模板、钢筋、混凝土工程等多种交汇施工的复杂部位,因此其存在施工难度较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施工方便、施工效率更高,并使其混凝土施工质量更高的V型圆柱交叉段混凝土的浇筑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V型圆柱交叉段混凝土浇筑模具,包括多个木模板拼接而成的具有V形圆柱交叉段形状的型腔体,所述型腔体外设有型腔体木模板加固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木模板作为浇筑模具,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裁割,且木模板裁割灵活、操作方便,另外木模板质量小,无需大型吊装设备即可完成拼装,提高装模工作效率,缩短工期。
作为优化,所述型腔体木模板加固装置包括垂直间隔水平设置的多层矩形钢管框架,所述矩形钢管框架相对的两侧边之间设有穿过所述型腔体和所述矩形钢管框架的对拉丝杆。通过用对拉丝杆加矩形钢管框架对V型圆柱交叉段特殊的型腔体进行加固,确保异形结构的浇筑模具稳定可靠。
作为优化,所述型腔体外周与所述矩形钢管框架之间固定有若干竖向或斜向设置的条木。用条木可以使模具的受力形成一个整体,达到二次加固的作用。
作为优化,所述型腔体包括构成所述型腔体外侧的2块圆弧形木模板和构成所述型腔体内侧的4块异形木模板,所述圆弧形木模板的平面展开形状为矩形,所述异形木模板的平面展开形状为内弧形斜边的直角梯形。这样不仅能保证柱模尺寸的准确性,同时也便于拼装。
作为优化,所述木模板之间咬合连接。这样确保模板之间接缝严密,防止漏浆,确保施工稳定牢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根据V型圆柱交叉段模具形状,对木模版切割成拼接所需形状,操作方便,模板之间接缝处均采用咬合连接,使接缝严密,表面光滑;另外模板在安装拼接时,不用机械吊装,直接由人力抬运即可轻松完成,且模板拆卸简便,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使得到的圆柱表面光滑,具有观感好、造价低、精度高、施工简便等综合效果,不仅保证了现浇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还缩短了施工工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型腔体拼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V型圆柱交叉段混凝土浇筑模具,包括多个木模板拼接而成的具有V形圆柱交叉段形状的型腔体1,所述型腔体外设有型腔体木模板加固装置。
材料运至现场后,根据CAD放样的结果,对木模板进行切割,由于V形圆柱交叉段结构特殊,对木模板原料进行切割成多块木模板的形式,拼接成交叉段浇筑模具,木模板切割好后,可以在其上面进行编号,方面拼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型腔体木模板加固装置包括垂直间隔水平设置的多层矩形钢管框架3,所述矩形钢管框架3相对的两侧边之间设有穿过所述型腔体1和所述矩形钢管框架3的对拉丝杆2。根据现场情况设置矩形钢管框架3的层数,这里我们设置3层矩形钢管框架4,每层矩形钢管框架3的相对侧边分别采用两组对拉丝杆3。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型腔体1外周与所述矩形钢管框架3之间固定有若干竖向或斜向设置的条木4。利用条木4使得型腔体1在整体上能加牢靠,防止木模板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变形,从而影响施工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67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矿粉投机烧结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温超导带材卷对卷气氛热处理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