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口封隔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2139.1 | 申请日: | 2014-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8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姜学明;郑军林;李建勇;袁其亮;张殿坤;田桂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六厂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E21B33/1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口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口封隔引流装置,属油气田井口封隔引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油田在长停井治理的过程中,经常需要采用气焊切割井口和电焊焊接井口,由于长停井井筒集聚油气,遇热膨胀,易发生爆燃,引发安全事故,不但严重危害人身生命安全,还使油田蒙受经济损失,造成环境污染。针对长停井井口被破坏,需要电气焊施工的情况,通常是依靠人的感官判断油气情况,并在施工现场准备消防器材,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长停井井口电气焊施工过程中,易引发安全事故的缺陷,提供一种井口封隔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引流管、底座、压盖、○型圈、固定架组成,引流管为“T”字形管;底座为“凸”字形结构,上端设有外螺纹,中心设有圆形螺纹通孔,底座中心内螺纹与引流管末端螺纹连接,压盖为“凹”字形结构,套接在引流管上,并通过螺纹安装在底座上端,在底座与压盖之间的结合部安装○型圈。
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和压盖螺纹旋紧挤压○型圈,使之膨胀封闭井口套管,井筒集聚的油气从引流管排出,远离井口动火点,消除安全隐患,便于井口动火施工,有效的避免火灾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封隔引流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由引流管1、底座2、压盖3组成,引流管1为“Т”字形管,底座2为 “凸”字形结构,上端设有外螺纹,中心设有圆形螺纹通孔,底座2中心内螺纹与引流管1末端螺纹连接;压盖3为“凹”字形结构,套接在引流管1上,并通过螺纹安装在底座2上端,在底座2与压盖3之间的结合部安装○型圈4。
所述的压盖3上面对称开有圆形凹槽,便于使用专用工具安装或拆卸压盖3。
所述的引流管1可以焊接连接,也可以使管件组装而成,引流管1末端均设有外螺纹,便于管线延长连接。
所述的引流管1上安装有固定架5,固定架5由为两个固定杆、套环和卡箍组成,套环分别安装在两个固定杆的上端,并套接在引流管1的水平管段上;卡箍为对称半圆形卡箍,安装在固定杆下端,通过卡箍可将固定架5固定在井口套管上,对引流管1起稳定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扳手插接在压盖3上面的圆形凹槽内,旋紧压盖3,挤压安装在底座2和压盖3之间的○形圈4,使○形圈4膨胀封闭井口套管6,井筒内油气通过引流管1引流排放到井口动火点以外,同时,向井口套管6内灌入适量的水,既能避免电气焊施工时损坏○形圈4,又能提高密封效果,达到井口安全动火施工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六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六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21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