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驱动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1982.8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0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兵;吕正文;曹双喜;邓本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广义牵引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02 | 分类号: | H01F27/02;H01F27/04;H01F2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399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驱动变压器。
背景技术
驱动变压器,主要用于IGBT、MOS管驱动及高频信号的隔离传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艺水平的提高,驱动变压器的体积、用材、绕制工艺等都在不断地优化。
目前,国内同类现有产品中,受限于磁芯材料及工艺水平,而要达到较高的工作频率和较大的抗电强度,体积都比较大,且结构设计不合理,主流产品的抗电强度通常在3500V.AC/1min且工作频率大多是工频,用在特殊环境如牵引驱动IGBT高压负载、高频信号隔离传输等不能满足应用需求,且安全性、稳定性方面也不太可靠。并且专用GDU驱动触发参数性能要求严谨,现有产品无法满足应用。
相比较而言,国外在此类产品中比较有优势,无论在选材、外形结构、工艺水平和性能方面较之国内都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其成本过高,定制流程复杂,且周期过长,无法满足持续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设计精巧,生产成本低,抗电强度好且使用方便的驱动变压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驱动变压器,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磁芯,所述磁芯为超微晶材料,所述外壳两侧均设有两块相互平行的绝缘板,所述绝缘板与外壳侧面形成U形槽,所述绝缘板与外壳底部垂直,所述外壳底部设有两块相互平行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绝缘板连接,所述相互连接的连接板和绝缘板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连接板两侧分别设有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所述绝缘板两侧均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固定在外壳侧面。
为了方便插接,所述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均为针脚。
为了防止破坏电接焊盘,所述固定柱内设置有内螺纹。
为了提高变压器的工作性能,所述磁芯为超微晶环形磁芯。
为了提高变压器的机械性和耐环境性能,所述外壳采用真空环氧灌封进行封装。
为了增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所述相互连接的两绝缘板和连接板为一体成型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驱动变压器采用U型槽绝缘隔离,提高了变压器的绝缘耐压强度,采用伏秒积较高的超微晶环形磁芯,在同等性能的前提下,缩小了变压器的体积,降低了变压器的损耗,提高了变压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驱动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驱动变压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驱动变压器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驱动变压器的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驱动变压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外壳,2.输入引脚,3.输出引脚,4.固定柱,5.绝缘板,6.连接板,21.输入端,22.公共输入端,31.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4所示,一种驱动变压器,包括外壳1和设置在外壳1内的磁芯,所述磁芯为超微晶材料,所述外壳1两侧均设有两块相互平行的绝缘板5,所述绝缘板5与外壳1侧面形成U形槽,所述绝缘板5与外壳1底部垂直,所述外壳1底部设有两块相互平行的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绝缘板5连接,所述相互连接的连接板6和绝缘板5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连接板6两侧分别设有输入引脚2和输出引脚3,所述绝缘板5两侧均设有固定柱4,所述固定柱4固定在外壳1侧面。
为了方便插接,所述输入引脚2和输出引脚3均为针脚。
为了防止破坏电接焊盘,所述固定柱4内设置有内螺纹。
为了提高变压器的工作性能,所述磁芯为超微晶环形磁芯。
为了提高变压器的机械性和耐环境性能,所述外壳1采用真空环氧灌封进行封装
为了增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所述相互连接的两绝缘板5和连接板6为一体成型设计。
如图5所示,为变压器的简易原理图,21为输入端,22为公共输入端,31为次级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广义牵引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广义牵引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19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木料的精细粉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消失模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