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丙酮罐喷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0927.7 | 申请日: | 2014-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4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卫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路加四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B65D90/2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刘哲源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酮 喷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丙酮罐,具体是指一种丙酮罐喷淋装置。
背景技术
丙酮(acetone,CH3COCH3),又名二甲基酮,为最简单的饱和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易燃、易挥发,化学性质较活泼。丙酮作为酮醛缩合物高效减水剂的生产原料,在生产使用过程中,通常会将丙酮置于密闭容器内且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同时辅助以冷凝设备进行降温保存;由于冷凝设备在丙酮容器内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容器内的化学性质活泼的丙酮在出料、进料装置中仍旧会发生挥发,进而导致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丙酮罐喷淋装置,保证丙酮罐中顶部充分散热,避免因丙酮罐体上端局部温度超高而导致丙酮挥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丙酮罐喷淋装置,包括丙酮罐以及安装在丙酮罐的锥形顶上的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通过出水管与积水腔体连通,积水腔体与螺旋管连通,且所述螺旋管位于锥形顶的正上方,在螺旋管每一排的管柱内转动设置有多个等距间隔设置的喷头,在锥形顶的外壁上开有多个S形凹槽,多个S形凹槽沿锥形顶的外壁向四周径向辐射,还包括安装在锥形顶底部的环形挡板,在挡板上开有多个泄水口。现有技术中丙酮罐内壁的液体温度通常由置于罐体顶部的冷凝器进行降温处理,而外部的锥形顶上的温度则通过自然散热处理,但是通过外界的风力等自然因素降温效果不明显,进而造成锥形顶的局部温度过高,加快丙酮在进出料口的挥发,本实用新型在冷凝器的出水管处连接以积水腔体,将冷凝器冷却过后的介质循环利用,对锥形顶部进行降温处理,冷却介质在积水腔体内汇聚,然后通过螺旋管上的多个等距间隔设置的喷头,将冷却介质形成水幕均匀地覆盖在锥形顶上,以实现锥形顶的散热降温处理;喷洒出的水幕通过锥形面滑落至锥形顶底部,环形的挡板将一部分的冷却介质滞留在锥形顶底部,而挡板上开设的多个泄流口可在冷却介质积累过多时沿丙酮罐罐壁排出,避免冷却介质在锥形顶底部温度升高而阻断锥形顶散热的循环,沿锥形顶外壁径向辐射的多个S形凹槽能够延长冷却液在锥形顶外壁上的停留时间,保证锥形顶上的热量被冷却液充分带走,进而避免因丙酮罐体上端局部温度超高而导致丙酮在进出料口处挥发。
在喷头的端部安装有螺旋喷嘴,且螺旋喷嘴位于螺旋管的外部,在所述喷头的一侧上开有注水口,注水口通过注水道与螺旋喷嘴连通,喷头的另一侧安装有扇形的舵板。工作时,冷却介质进入螺旋管中,沿螺旋管对丙酮罐的圆锥形顶部进行喷淋降温,等距间隔设置在螺旋管的每一排管柱上的喷头转动设置在螺旋管内,冷却介质由注水口流进注水道,最终由螺旋喷嘴对冷却介质进行一定区域的旋转喷洒,多个螺旋喷嘴可对圆锥形顶部进行全面覆盖,保证丙酮罐的顶部区域温度保持恒定,以避免圆锥形顶部的局部温度超高而加速丙酮的挥发;在喷头上注水口的对侧安装的舵板,能够随冷却介质的流速来调节注水口与沿螺旋管旋转方向流动的冷却介质的接触面积,当流速较低时舵板在螺旋管内的摆动速率慢,注水口与正面流向注水口的冷却介质接触面积变化小,保证由螺旋喷嘴流出的冷却介质均匀地覆盖整个圆锥形顶面;当流速较高时舵板在螺旋管内的摆动速率高,使得注水口与正面流向注水口的冷却介质接触面积变化快,因此在由螺旋喷嘴流出的冷却介质则以较小的射速以及较小的流量喷射出,在对圆锥形顶部的降温同时,减小对圆锥形顶部的冲击。
所述注水口包括对称设置在喷头中心线两侧的注水孔A和注水孔B,注水孔A和注水孔B分别通过注水道与螺旋喷嘴连通。注水口包括两个间隔设置且相互连通的注水孔A和注水孔B,在冷却介质流速平稳时,冷却介质由注水孔A和注水孔B直接进入到注水道中,而舵板保持其稳定状态;当冷却介质流速加快时,舵板发生左右摆动,使得注水孔A或注水孔B交替与正面流向的冷却介质接触,使得由注水道流出的喷淋液水幕均匀稳定,保证丙酮罐中顶部均匀散热。
所述注水孔A的孔径大于注水孔B的孔径。注水孔A和注水孔B的孔径大小不一,方便在舵板的自动调节过程中提高其自身的灵活性,孔径相对较小的注水孔B在冷却介质流速较小时流经其孔内的流量较小,注水孔B内受到液体的冲击力也小,喷头整体转向注水孔A所在的一侧,此时通过舵板的调节,保证螺旋喷嘴中喷出的冷却介质流量主要由注水孔A提供,而在冷却介质流量较小时,舵板的位置与液体流向相同,则通过注水孔A和注水孔B共同为螺旋喷嘴提供喷淋流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路加四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路加四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09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