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沼泽土壤改良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0101.0 | 申请日: | 2014-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4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罗卫岗;沈洁;周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土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7/00 | 分类号: | A01B7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200437 上海市虹***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沼泽 土壤改良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沼泽土壤改良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沼泽是指地表过湿或有薄层常年或季节性积水,土壤水分几乎达到饱和所形成的一种湿地,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但有一部分土壤呈现为沼泽的情况而不能被利用为耕种,使得土壤的利用率不高,而随着社会的进步,许多土地由原来的耕地开发成城市,使得耕地越来越少,因此,将原本不能耕地的沼泽土地开发成能够耕种的土地变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将沼泽土壤结构进行改变,排去多余的水分,使其土壤变得干燥些,并且利用支撑结构的增设,提高土壤的抗压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应用于沼泽土壤改良的处理装置,包括沼泽土壤层、碎石层、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沼泽土壤层的下方设有碎石层,碎石层的下方设有若干钢管,位于钢管的下方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四周的下端连接设有支撑座。
所述的钢管为外缘周上设有若干小孔的中空型钢管。
所述的钢管设有上下两排,并且每排采用若干钢管并排布局。
所述的钢管内嵌设有蓄水海绵。
所述的碎石层中碎石的直径为50~80毫米,并且碎石层的厚度为50厘米。
所述的沼泽土壤层的厚度为3~5米。
所述的支撑板上设有若干排水孔。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将沼泽土壤结构进行改变,排去多余的水分,使其土壤变得干燥些,并且利用支撑结构的增设,提高土壤的抗压性。
中空型钢管的设计,既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内置蓄水海绵,还能对地表渗透下来的水分进行吸收,这样一旦地表需要水分时,可以利用反渗析的原理将水分吸收至地表。
支撑板上排水孔的设计,能够将多余的水分排出,防止过多的水分滞留于地表下方,长期形成潮湿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3为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至图3,1为沼泽土壤层,2为碎石层,3为钢管,4为支撑板,5为支撑座,6为蓄水海绵,7为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沼泽土壤层1的下方设有碎石层2,碎石层2的下方设有若干钢管3,位于钢管3的下方设有支撑板4,支撑板4四周的下端连接设有支撑座5。
钢管3为外缘周上设有若干小孔的中空型钢管。
钢管3设有上下两排,并且每排采用若干钢管3并排布局。
钢管3内嵌设有蓄水海绵6。
碎石层2中碎石的直径为50~80毫米,并且碎石层2的厚度为50厘米。
沼泽土壤层1的厚度为3~5米。
支撑板4上设有若干排水孔7。
将沼泽土壤结构进行改变,排去多余的水分,使其土壤变得干燥些,并且利用支撑结构的增设,提高土壤的抗压性。
碎石层2的设计既能对水分进行过滤到下方,又能防止上层土壤的流失,起到一定的稳固土壤的作用。
中空型的钢管3的设计,既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内置蓄水海绵6,能对地表渗透下来的水分进行吸收,这样一旦地表需要水分时,可以利用反渗析的原理将水分吸收至地表。
支撑板4上排水孔7的设计,能够将多余的水分排出,防止过多的水分滞留于地表下方,长期形成潮湿的状态,而多余的水分能够流向蓄水池,以备后续灌溉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土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土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01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