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盾构机刀盘冲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8769.1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6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姚占虎;王善高;石振明;吴全立;石新栋;张英明;赵小鹏;管圣功;俞松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9/08 | 分类号: | E21D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弘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盾构 机刀盘 冲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机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盾构机刀盘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盾构机,全名叫盾构隧道掘进机,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现代盾构掘进机集光、机、电、液、传感、信息技术于一体,具有开挖切削土体、输送土碴、拼装隧道衬砌、测量导向纠偏等功能,盾构掘进机已广泛用于地铁、铁路、公路、市政、水电等隧道工程。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刀具刀盘磨损不可避免,为了防止盲目更换刀具,目前通常采用摄影测量技术,用摄像头拍摄观察盾构机刀具、刀盘磨损图片,然后进行分析评估。由于盾构机密封舱内泥水混合,即使降低液面后,刀具刀盘也易被泥浆包裹,摄像头无法准确拍摄到刀具刀盘的磨损情况,因此在拍摄前需要对刀具刀盘进行定位清洗,且不能破坏施工掌子面,由于密封舱内气压很大,也就是说清洗人员无法直接进入密封舱内对刀盘进行清洗,如果要进入密封舱内进行清洗就需要先泄压,泄压会导致盾构机很长时间的停机,因此在高压环境下对刀盘进行清洗成为一个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在保持密封舱压力的情况下,对刀盘刀具进行冲洗,从而保证摄像头能准确拍摄到刀盘刀具原貌的盾构机刀盘冲洗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盾构机刀盘冲洗装置,包括安装在盾构机气泡舱内壁的观察口处的连接座,连接座上设有球接头,导向管穿过球接头的球心,所述导向管的外端朝向观察口,导向管的内端连接有钢管推进机构,所述的钢管推进机构包括左立板、右立板、若干连接杆,所述的左立板、右立板之间还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位于左立板的一端还连接有手轮,所述的螺杆上设有夹管器,所述的夹管器上设有与螺杆配合的螺纹孔、与连接杆配合的导向孔,所述夹管器的侧面设有夹管扣,所述的右立板上设有连接套,连接套的外端与导向管同轴连接,连接套的轴线穿过夹管扣,所述的连接套与夹管扣之间设有钢管,钢管位于连接套的一端设有喷头,钢管的另一端设有管接头。
先转动手轮,使得夹管器移动到左立板处,然后把钢管装入夹管器和连接套之间,夹管扣夹紧钢管,然后转动手轮使得夹管器向右立板移动,钢管上带喷头的一端从连接套处推出伸入密封舱的刀盘处,然后把水管与钢管上的管接头连接对刀盘进行冲洗,可以转动球接头来调节冲洗角度,冲洗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套与导向管之间还设有球阀。在刀盘冲洗时需要打开球阀,而平时球阀关闭,防止密封舱内的水进入气泡舱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套的侧面还设有用于钢管定位的定位螺栓。刀盘外侧面距离盾构机气泡舱内壁距离较远,一根钢管长度不够,此时需要多根钢管对接使用,即第一根钢管左端进入连接套后,先通过定位螺栓锁紧,然后把第二根钢管的右端与第一根钢管的左端通过管接头连接,第二根钢管的左端与夹管扣连接,然后松开定位螺栓,转动手轮把第二根钢管的左端推到连接套,然后定位螺栓锁紧第二根钢管,重复上述动作,可以根据需要连接第三根、第四根钢管,冲洗好之后拆卸时,依次拆卸第四根、第三根、第二根、第一根钢管。
作为优选,所述的夹管器侧面延伸形成与夹管扣平行的连接座,连接座上设有挡管板,所述的挡管板与连接座之间螺栓连接,所述的挡管板朝向连接座的侧面设有橡胶片。在推第二根钢管的时候,第二根钢管的左端通过挡管板挡住,防止夹管扣失效导致密封舱内的高压把钢管冲出,橡胶片对钢管左端的管接头起到保护作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在保持密封舱压力的情况下,对刀盘刀具进行冲洗,从而保证摄像头能准确拍摄到刀盘刀具原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夹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处剖视图。
图中:盾构机气泡舱内壁1 观察口2 连接座3 球接头4 导向管5 钢管推进机构6 左立板60 右立板61 连接杆62 螺杆7 手轮8 夹管器9螺纹孔90 导向孔91 夹管扣92 连接座93 挡管板94 橡胶片95 连接套10 钢管11 球阀12 定位螺栓13 定位拉杆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未经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87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