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用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6964.0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2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史东杰;梁拥军;孙砚胜;李文通;张升利;张欣;苏建通;朱莉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崔继民 |
地址: | 10006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鱼用器械技术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鱼用注射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鱼类养殖过程中,所使用的注射器多为人类临床所使用的注射器。这种注射器针头较长,在给鱼类进行注射时进针深度很难控制,尤其在胸腔注射时,极易伤及心脏,养殖人员工作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养殖人员在给鱼类注射时可以控制进针深度的鱼用注射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用注射器,包括针尖、针座、注射管、活塞和推杆,在注射管的前端设置有与针座插接的圆管,所述的针尖的尾端插入到针座中并能移动,调节针尖露出针座的长度,在圆管侧面和针座侧面分别设置有相互重叠的贯通孔,卡扣一端穿过圆管侧面的贯通孔和针座侧面的贯通孔并能移动,使卡扣顶端能选择性地顶在插入到圆管中的针尖的后半部上,限制针尖的移动。
所述针尖和针座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圈,卡扣与圆管的贯通孔环之间也设置有弹性密封圈,防止注射液渗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简单,养殖人员在给鱼类注射时较易控制进针深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鱼用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鱼用注射器,包括针尖1、针座2、注射管4、活塞5和推杆6,在注射管4的前端设置有与针座2插接的圆管3,所述的针尖1的尾端插入到针座2中并能移动,调节针尖1露出针座2的长度,在圆管3侧面和针座2侧面分别设置有相互重叠的贯通孔,卡扣7一端穿过圆管3侧面的贯通孔和针座2侧面的贯通孔并能移动,使卡扣7顶端能选择性地顶在插入到圆管3中的针尖1的后半部上,限制针尖1的移动。
所述针尖1和针座2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圈(图中未示),卡扣7与圆管3的贯通孔环之间也设置有弹性密封圈(图中未示),防止注射液渗漏。
例如,在给3kg左右的锦鲤亲鱼进行胸腔催产注射时,先调节针尖1露出的长度,使针尖1露出针座2的长度为1.2cm。推动卡扣7,使其顶在针尖1的后半部上,使露出的针尖1不能移动,然后用手指向外拉动推杆6抽取催产剂,最后按动推杆6即可完成锦鲤亲鱼的胸腔催产注射。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即凡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未经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69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