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泥地的铺路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6411.5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9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叶雨山;杨作杰;宋冬平;吴免华;钱进卫;景玉婷;路贻宝;何家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9/08 | 分类号: | E01C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铺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泥地的铺路板。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行业是一个围绕建筑的设计、施工、装修、管理而展开的行业,城市建筑是构成城市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建筑不仅仅是一个供人们住宿休息,娱乐消遣的人工作品,它从很大方面上与我们的经济、文化和生活相关联。
建筑业始终是生活中很重要的行业,在建筑施工中需要经过很多复杂的施工程序,而在建筑施工时,施工地面不是平坦的水泥地面,而是坑坑洼洼的泥泞土地,地面不平坦,尤其是在下雨后的地面,地面还有可能囤积大量的水,地面将会变为坑洼的泥土地,施工人员在走过地面时将会变得很困难,尤其是需要用小车推水泥或者推运东西通过时将会变得更加困难,在传统的解决办法中,一般是捡几块砖头铺一下或者找几块板子垫一下,但这样基本解决不了问题,砖头面积小而且建筑人员通过时容易滑倒,挑选板子的时候,板子大小不容易匹配,且水坑深度不确定,地面不平坦都会导致找适合的板子很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泥地的铺路板,有效的解决了施工人员通过泥地时很困难或者推小车不能通过,容易摔倒,无法正常施工等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两块正方形空壳第一板材,第一板材左侧设有开口,空壳第一板材内装有尺寸小于第一板材的第二板材,第一板材通过内置的第一轨道和第二板材连接,第一板材下方设有第三板材,第三板材和第一板材通过第一板材下端前后固定的第二轨道连接,第三板材前端的下方设有对称的矩形凹槽,凹槽内设有通过转轴连接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套有可滑动的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螺丝来固定,第一板材的前端设有相同长度的第四板材,第一板材和第四板材置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板材和第四板材通过多个第一合页连接,两块第一板材对齐通过多个第二合页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投入成本低,使泥地变得更平整,跟普通水泥地面无差别,可以安全通过,维持正常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5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块正方形空壳第一板材1,第一板材1左侧设有开口2,空壳第一板材1内装有尺寸小于第一板材1的第二板材3,第一板材1通过内置的第一轨道13和第二板材3连接,第一板材1下方设有第三板材4,第三板材4和第一板材1通过第一板材1下端前后固定的第二轨道5连接,第三板材4前端的下方设有对称的矩形凹槽6,凹槽6内设有通过转轴连接的第一支架7,第一支架7上套有可滑动的第二支架8,第一支架7和第二支架8通过螺9丝来固定,第一板材1的前端设有相同长度的第四板材10,第一板材1和第四板材10置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板材1和第四板材10通过多个第一合页11连接,两块第一板材1对齐通过多个第二合页12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两块第一板材1大小相同。
所述的第二板材3外端面上设有第一拉环14,第三板材外端面设有第二拉环15。
所述的第一合页11和第二合页12均有两个,左端和右端各一个,第一合页11、第二合页12置于第一板材1的下方。
所述的第二板材3通过多个第三合页17连接有第五板材18,第五板材18置于空壳第一板材1内,第三板材4通过多个第四合页19连接有第六板材20,第六板材20和第三板材4的总长度不超过第一板材1。
所述的第一板材1、第二板材3、第三板材4、第四板材10、第五板材18、第六板材20为木材或者钢板,且上表面设有防滑纹16。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建筑施工时,工程上的地面经常很多是坑洼泥泞的,尤其下雨天时造成的泥路无法行走,或者泥路中伴随有水坑,使得施工人员无法行走,施工时所需要推运的小车无法行驶,对施工造成麻烦。而在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只是随便找几块砖头或者板子垫一下,但这基本解决不了问题,或者板子长度不够不规则,根本无法盖住泥路或者水坑,很容易造成小车陷入泥坑中耽误施工进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64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坡道式人行天桥下坡段防滑坡道
- 下一篇:立交桥主干道十字路口无指示灯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