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烟尘管道观察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5720.0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3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沈长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新宇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0 | 分类号: | F16L55/00;F16J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14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尘 管道 观察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烟尘管道观察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厂、焦化厂、水泥厂进行排烟尘管道检查工作时,需要由两个操作者把观察装置的盖子拿下,然后进行内部检查,处理好后,两人再把观察装置盖子装上,用板手拧紧螺栓坚固盖子,必须由两个操作者才能完成工作,浪费了人力资源,降低了工作效率。在垂直平面的排烟尘管道上,工人进行检查工作时,打开和关闭更为困难。
此外,传统观察装置由于采用钢板与钢板之间配合,必然产生缝隙,造成密封不严,导致煤灰和有毒气体泄漏,污染环境。
因为排烟尘管道检查工作一般在机器运转时进行,操作者在拆装观察装置的过程中,花费时间较多,机器运转期间产生大量的烟气和粉尘排放到外界,操作者也会吸入更多的有毒或有害气体,既污染了环境,又影响了身体健康,还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有毒有害气体泄露且便于单个操作者独立操作的排烟尘管道观察密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排烟尘管道观察密封装置,包括密封装置本体,密封装置本体包括焊接在排烟道上的底板,底板上表面的一侧连接铰链,铰链的另一侧与活动门连接,底板上设有方形观察孔,活动门的下表面连接有密封板,密封板与方形观察孔可拆卸连接且两者之间为过盈配合,活动门上还设有锁紧装置。
优选的,锁紧装置包括设在活动门上表面四个角落的螺栓孔,锁紧螺栓穿过螺栓孔与底板焊接,螺栓孔的半径大于锁紧螺栓的半径,锁紧螺栓的侧壁上可拆卸连接有蝶形螺母。
优选的,螺栓孔为椭圆形。
优选的,活动门上表面两侧均焊接有把手。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底板与活动门通过铰链相连接,活动门下表面连接的密封板与底板上设有的方形观察孔可拆卸连接,开启或关闭活动门即可实现拉动密封板离开方形观察孔或将密封板嵌入方形观察孔中,便于单个操作者独立操作,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密封板与方形观察孔之间为过盈配合,加强了密封效果,能够有效减少减少有毒有害气体泄露,避免污染环境,也减少操作者的有毒有害气体吸入量,提高了安全性。锁紧螺栓的侧壁上可拆卸连接有蝶形螺母,手动卸下蝶形螺母即可开启活动门,便于单个操作者独立操作,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手动拧紧蝶形螺母即可锁紧活动门,锁紧螺栓穿过螺栓孔与底板焊接,螺栓孔的半径大于锁紧螺栓的半径,既便于活动门开启和关闭,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能锁紧活动门,提高了密封性,保证了安全性。螺栓孔为椭圆形,便于在不同的位置安装锁紧螺栓,提高了安全性。活动门上表面两侧均焊接有把手,便于操作者打开防护门,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排烟尘管道观察密封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排烟尘管道观察密封装置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排烟尘管道观察密封装置的后视图。
图中标记为:1、底板;2、铰链;3、活动门;4、方形观察孔;5、密封板;6、螺栓孔;7、锁紧螺栓;8、蝶形螺母;9、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排烟尘管道观察密封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图2和图3出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排烟尘管道观察密封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该排烟尘管道观察密封装置,包括密封装置本体,密封装置本体包括焊接在排烟道上的底板1,底板1上表面的一侧连接铰链2,铰链2的另一侧与活动门3连接,底板1上设有方形观察孔4,活动门3的下表面连接有密封板5,密封板5与方形观察孔4可拆卸连接且两者之间为过盈配合,活动门3上还设有锁紧装置;底板1与活动门3通过铰链2相连接,活动门3下表面连接的密封板5与底板1上设有的方形观察孔4可拆卸连接,开启或关闭活动门3即可实现拉动密封板5离开方形观察孔4或将密封板5嵌入方形观察孔4中,便于单个操作者独立操作,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密封板5与方形观察孔4之间为过盈配合,加强了密封效果,能够有效减少减少有毒有害气体泄露,避免污染环境,也减少操作者的有毒有害气体吸入量,提高了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新宇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北新宇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57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路防污染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测试仪器真空接口转标准KF真空接口的转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