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痔疮套扎器用胶圈上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4765.6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2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华国平;华一敏;华智敏;严治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43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痔疮 器用 胶圈 上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痔疮套扎器用胶圈上圈器,用于给痔疮套扎器套上橡胶圈,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类进化到直立行走后,痔疮就随即而来,痔疮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器械治疗,和手术治疗。五十年代末欧美国家发明一种新型治疗方式橡胶套扎治疗技术,效果显著并迅速推广。
专利号为CN103417255A的发明专利中用到了一种一次性使用可控负压多连发痔疮套扎器,这种痔疮套扎器通常是由护士戴上无菌手套手工给套扎枪上圈,而手工套橡胶圈的方式不仅操作困难,操作时间较长,并且手工操作时很容易出现橡胶圈打结的现象,需要重新上圈,十分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避免橡胶圈打结的痔疮套扎器用胶圈上圈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痔疮套扎器用胶圈上圈器,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呈条状,手柄的一端为操作段,操作段的圆周从其末端向手柄中间开有多个槽口,所述槽口沿手柄的轴向开设,槽口将操作段的末端分成多个齿条,该齿条由内齿和外齿组成,其中内齿露出于外齿,所述内齿和外齿之间开有弧形槽,所有齿条的弧形槽均处在同一个圆周上。
本实用新型痔疮套扎器用胶圈上圈器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痔疮套扎器用胶圈上圈器克服了现在市场上套扎器的不足,存在有以下优点:
这种痔疮套扎器用胶圈上圈器使用时,手握住手柄前端,随后将橡胶圈套在一圈弧形槽上,随后用套扎器前端的扩张管伸进内齿之间,将手柄向后推进,由于扩张管后侧的橡胶圈凹槽的直径小于扩张管前端的直径,橡胶圈会落在橡胶圈凹槽中,随后抽回手柄便完成了套扎器的上圈工作。这种上圈方式简单方便,可以避免橡胶圈打结的现象,操作时间较短,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痔疮套扎器用胶圈上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痔疮套扎器用胶圈上圈器与扩张管的配合结构图。
图3为图1中痔疮套扎器用胶圈上圈器的剖视图。
图中:手柄1、操作段2、槽口3、齿条4、内齿5、外齿6、扩张管7。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痔疮套扎器用胶圈上圈器,包括手柄1,所述手柄1呈条状,手柄1的一端为操作段2,操作段2的圆周从其末端向手柄1中间开有多个槽口3,所述槽口3沿手柄1的轴向开设,槽口3将操作段2的末端分成多个齿条4,该齿条4由内齿5和外齿6组成,其中内齿5露出于外齿6,所述内齿5和外齿6之间开有弧形槽,所有齿条4的弧形槽均处在同一个圆周上。
这种痔疮套扎器用胶圈上圈器使用时,手握住手柄1前端,随后将橡胶圈套在一圈弧形槽上,随后用套扎器前端的扩张管7伸进内齿5之间,将手柄1向后推进,由于扩张管7后侧的橡胶圈凹槽的直径小于扩张管7前端的直径,橡胶圈会落在橡胶圈凹槽中,随后抽回手柄1便完成了套扎器的上圈工作。
这种上圈方式简单方便,可以避免橡胶圈打结的现象,操作时间较短,适用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47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簧状自然腔道异物封堵装置
- 下一篇:一种骶棘韧带缝合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