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密封叶轮式煤粉给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3460.3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3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傅冠博;蔺雪丹;张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3/00 | 分类号: | F23K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曲永祚;李洪福 |
地址: | 11601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密封 叶轮 式煤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炼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密封叶轮式煤粉给料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叶轮式煤粉给料机大多单纯依靠机械密封或通过填料密封与气体隔离的简单配合方式。
授权公告号为:CN 202369074 U“星形卸灰阀”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单纯依靠机械密封的解决方案。其通过固定于转动叶片上的橡胶板与壳体滑动接触来达到密封的目的。但是由于煤粉颗粒小、渗透力极强。因此,一旦橡胶板出现磨损后,煤粉泄漏问题就会出现。此外,其转动叶片与橡胶板的固定采用螺栓连接的形式。久而久之,受煤粉冲刷磨损的影响,螺栓将无法取下,更换和检修变得十分困难。
授权公告号为:CN 201212584 Y“新型煤粉计量阀密封结构”以及申请号为:EP19990101116319990122“Cellular rotary valve with additional bearing assembly(带轴承的单元格式回转阀)”的专利均提供了一种通过填料密封与气体隔离相配合的解决方案。方案描述中,密封填料及分油环套在转动轴上并用调整压套压紧。密封填料属于柔性材料,其受压后膨胀与转动轴贴合密封,并可以通过分油环通入油脂润滑。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轴承座向给料机内通入压缩空气用以辅助密封。由于其密封填料必须采用柔性材料且通入油脂润滑,当煤粉一旦渗入该密封区域后就会造成柔性材料失效(煤粉的吸附性)。失效后的密封填料又干又硬无法密封,势必造成大量煤粉外漏。煤粉的外泄,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对环境还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综上所述,此类叶轮式煤粉给料机大多存在煤粉泄漏严重(最多超过10%泄漏率)、密封元件易破损且更换困难等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防止煤粉进料过程中泄漏的复合密封叶轮式煤粉给料机。
为达到以上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复合密封叶轮式煤粉给料机,包括:进料壳体和通过轴装配于进料壳体内部的叶轮,且叶轮与轴为同步转动装配;
进料壳体设置有纵向贯穿进料腔和横向设置且垂直经过纵向贯穿进料腔的横向贯穿腔,纵向贯穿进料腔与横向贯穿腔连通;
进料壳体横向贯穿腔两端口处都固定有轴向密封端盖,即进料壳体的横向贯穿腔与两个轴向密封端盖共同围成叶轮旋转工作腔;
每个轴向密封端盖上都固定有轴承座,轴两端都通过轴承转动装配于轴承座上,且轴中心轴线与横向贯穿腔中心轴线同线,即轴贯穿于两轴向密封端盖以及进料壳体的横向贯穿腔,且轴向密封端盖用于轴穿过的通孔直径大于轴的直径;叶轮装配于轴位于进料壳体横向贯穿腔内部分;
轴与轴向密封端盖之间设置有轴向密封机构;
轴向密封机构包括:轴向调整压盖、滑环Ⅰ、滑环Ⅱ和透盖;透盖套置于轴轴向密封端盖内侧部分,透盖一端与叶轮固定,另一端伸入于轴与轴向密封端盖装配形成间隙环腔内;滑环Ⅰ和滑环Ⅱ轴向紧靠,并套置于轴上,且位于间隙环腔内;透盖伸入于间隙环腔部分套置于滑环Ⅰ外壁,且透盖伸入于间隙环腔部分内壁表面与滑环Ⅰ外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Ⅰ;
轴向调整压盖套置于轴轴向密封端盖外侧部分,轴向调整压盖一端与轴向密封端盖固定,另一端伸入于间隙环腔内,轴向调整压盖伸入间隙环腔部分与轴通过唇形密封圈密封;轴向调整压盖伸入间隙环腔部分末端套至于滑环Ⅱ外壁,且与滑环Ⅱ外壁之间通过密封圈Ⅱ密封;
进料壳体装配轴向密封端盖位置为阶梯孔结构,且轴向密封端盖与进料壳体对接端为阶梯凸台,即轴向密封端盖的阶梯凸台嵌入于进料壳体阶梯孔结构内;进料壳体与轴向密封端盖装配形成轴向间隙通过密封垫圈密封,进料壳体与轴向密封端盖装配形成径向间隙通过耐磨环密封;叶轮与进料壳体径向密封位置通过在叶轮边缘框架径向方向嵌入摩擦环进行动密封,此结构通过轴向和径向双重密封保证密封性。
作为优选结构,轴向密封端盖与轴承座可为一体式设计,且轴向密封端盖与轴承座之间设置有用于轴向调整压盖轴向移动的间隙。
上述结构,轴与每个轴向密封端盖的装配位置都通过透盖、滑环Ⅰ和密封圈Ⅰ形成内密封结构,又通过轴向调整压盖、滑环Ⅱ、密封圈Ⅱ形成外密封结构,保证了轴在轴向方向上的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34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