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公共自行车借车还车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3139.5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2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许如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如玥 |
主分类号: | G07F17/00 | 分类号: | G07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9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共 自行车 借车还车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公共设施,尤其是一种城市公共自行车的借车还车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了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了,为了解决城市交通的拥堵问题,各级政府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机动车限号、限牌、限行,提倡公共交通出行等,在这之中,城市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越来越被人们接受了,由于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土地资源是十分宝贵的,不可能提供太多的土地用来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目前大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借车难,还车更难,有时候一些市民因为没有及时还车还会付出相应的经济代价,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推广,就目前的形势看来,增加公共自行车租赁地面积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就必须要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据调查,目前常用的公共自行车的借车还车系统都是柱式的,如图1所示,即在每一个点安排一定的空间用于停放自行车,每辆自行车都固定停靠在一个固定柱1上,固定柱1上安装有感应锁止器2和服务POS机,用户在相应的感应锁止器2上刷市民卡或是公交IC卡,相应的感应锁止器2就会打开,用户实现借车目的,需要还车时,将车推入感应锁止器2的锁紧部位3,刷市民卡或者是公交IC卡,感应锁止器实现锁车效果,完成还车,为了配合查询功能,一般的借还车点还设有查询服务器,该服务器的数据依靠服务POS机中的单片机实现实时更新的,就目前来说,这种柱式的停车设备对于公共设施的利用率太低了,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公共自行车的借车还车机构,解决可现有技术的公共自行车的借车还车机构对于空间的利用率太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公共自行车借车还车机构,包括固定装置、锁止装置、查询服务器和通信模块,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两根固定桩,相邻的固定桩之间通过链条进行连接,链条的长度大于两根固定桩之间的距离;
所述的锁止装置包括感应锁止器和服务POS机,感应锁止器用于锁定公共自行车,服务POS机用于刷IC卡,服务POS机和感应锁止器之间通过通信模块进行信号的传输,多个锁止装置固定在链条上,且相邻的两个锁止装置之间的距离L2最多不超过65CM。
作为优选,所述的服务POS机通过PL2303单片机和查询服务器实现数据的共享,该单片机为下位机,查询服务器为上位机。
作为优选,所述的相邻两个锁止装置之间的距离至少为35cm。
本技术方案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公共自行车的借车还车机构对于有限的空间资源利用率比较低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柱式的固定装置,每个固定柱都是固定不变的而且相邻两个固定柱之间的距离一般至少都为70cm,有很多的空间资源都被白白浪费了,本技术方案将传统的柱式的固定结构改为链式的,链式的固定结构可以设置为直线式的也可以设置成环绕式的,还可以缩短相邻的固定装置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链式的固定方式,缩短了相邻两个固定装置之间的距离,在同等的空间内增加了公共自行车的停车数量,提高了对于空间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住1,感应锁止器2,锁紧部位3,固定桩4,链条5,锁止装置6。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的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参见图2,公共自行车借车还车机构,包括固定装置、锁止装置6和通信模块,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两根固定桩4,相邻的固定桩4之间通过链条5进行连接,链条5的长度大于两根固定桩4之间的距离;
所述的锁止装置6包括感应锁止器和服务POS机,感应锁止器用于锁定公共自行车,服务POS机用于刷IC卡,服务POS机和感应锁止器之间通过通信模块进行信号的传输,多个锁止装置6固定在链条5上,且相邻的两个锁止装置6之间的距离L2最多不超过65CM。
优选的,所述的服务POS机通过PL2303单片机和查询服务器实现数据的共享,该单片机为下位机,查询服务器为上位机。
优选的,所述的相邻两个锁止装置6之间的距离至少为3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如玥,未经许如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31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