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作为油水分离器填料的折流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2859.X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8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雷;宋诚;寇清民;景金伟;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利源海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C02F1/52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任诠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作为 油水 分离器 填料 折流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油水分离器的填料,尤其是一种折流板。
背景技术
油水分离器是含油石化废水处理常用的设备,一般具有油、水、分离的功能。实际在污水处理中往往含有污泥,现有的油水分离器其填料一般采用波纹板,水平安装,没有排泥孔,使现有的油水分离器容易阻塞,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污泥的沉积也影响设备的出水;使一部分油随水进入下一步处理单元,造成后续处理单元负荷高,耗能高,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易阻塞,能够提高油水分离器处理效率的填料。
一种作为油水分离器填料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3)的横截面是波浪形,包括若干波峰(31)和若干波谷(32),所述波峰(31)设有若干出油孔(33),所述波谷(32)设有排泥孔(34)。
为了利于油泥的滑落,所述折流板(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50°≤A≤60°。
优选的,所述折流板(3)纵剖面呈倒V字型,倒V字型的夹角为B,60°≤B≤8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作为油水分离器填料的折流板结构简单,油水分离效果好,显著提高了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带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流板的油水分离器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折流板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折流板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 A-A剖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的C向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的折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油水分离器,包括壳体2,壳体2上部设有进水管1、出水装置5和出油装置4,壳体2底部设有排泥装置6,壳体内部装有若干层折流板3作为填料,所述若干折流板3相互之间有一定距离。
如图2、图3、图4所示,所述折流板3的横截面是波浪形,包括若干波峰31和若干波谷32,所述波峰31设有若干出油孔33,所述波谷32设有排泥孔34。
如图1、图5、图6所述若干折流板3叠放在一起,为了改变板间流速,有利于油滴的碰撞,聚集,所述上下相邻的波峰31之间水平方向上相互错开一定距离L;所述上下相邻的波谷32之间水平方向上相互错开一定距离L。所述距离L大小约为波峰间距离的1/4。
如图6所示,为了利于油泥的滑落,所述折流板3与水平面之间的安装夹角为A,50°≤A≤60°。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同,所不同的是,如图7所示,所述折流板3纵剖面呈倒V字型,倒V字型的夹角为B,60°≤B≤80°。
这种油水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包括:
1浅池理论:由于在壳体中加入了多层填料,改变了分离距离,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了油水分离。
2斜板理论:由于折流板具有波峰和波谷,这样在波峰和波谷形成斜板分离,增加了接触面积。
由于以上原理的应用,增加了接触面积,改变了水流运行轨迹。波峰波谷错开距离,改变了混合物在板材间的行进速度,时而慢,时而快,增加了油滴的碰撞,改变了传统油、水、泥的分离机理,从而提高了分离效率。
其污水处理过程是:含油污水由进水管1进入壳体2,油和水在壳体2内的折流板3填料处进行高效分离,油由排油孔33溢出到水面后,从出油装置4排出,水由出水装置5排出,泥由排泥孔34沉到池底,从排泥装置6排出,达到油、水、泥三相分离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利源海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利源海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28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验室用铁炭微电解废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萘系减水剂残渣再生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