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菌棒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9312.4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0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苏彦;吴广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甸康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1/10 | 分类号: | B62B1/10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和琳 |
地址: | 67820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工具领域,具体为一种菌棒推车。
背景技术
推车作为一种短距离运输工具,其板面材料大多采用整块的木质材料和铁质材料,使整车较重;另外,在菌棒运输中,为了追求更稳定的结构,菌棒通常采用品字型堆放,现有的农用推车不能很好的适应菌棒的运输。
发明内容
针对菌棒运输的特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菌棒推车。
本实用新型的菌棒推车,其特征在于由底板、轮轴、支脚、护栏、把手以及连接杆组成:底板为扁钢焊接而成的网格状的矩形框。底板下固定有轮轴,底板下方一侧设两个支脚,轮轴和支脚同时接地使底板水平;底板上方两侧设置竖起的护栏,护栏为扁钢焊接的矩形框;位于支脚一侧的护栏外侧固定有水平的把手,把手下方设置连接杆连接把手和护栏。
在菌棒推车上呈品字型堆放菌棒,菌棒的长度大于护栏的宽度,致使运输过程中菌棒不会沿运动方向落下;使用中操作人员抬起把手,支脚离地,轮轴滚动带动菌棒推车移动。
作为优选,为了进一步减轻底板的重量,网格状矩形框的底板扁钢分布间距较大,为避免菌棒从推车底板落出,在网格间设置编织带。
作为优选,支脚设置为角钢,角钢的直角朝向菌棒推车的运动方向,增加菌棒推车伫立时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考虑到菌棒品字型的特殊堆放方式,护栏上部向外侧倾斜,增加菌棒推车的载货量的同时增加品字型堆放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菌棒推车,由于只沿运动方向设置护栏,方便菌棒的装卸;底部设置支脚,增加伫立时的稳定性;底板为网格矩形框上覆盖编织带的设计,其种类大大减轻;护栏上部向外倾斜,增加菌棒推车的载货量的同时增加品字型堆放的稳定性。该菌棒推车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成本较低,普遍适用于各类菌棒运输,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底板1、轮轴2、支脚3、护栏4、把手5,连接杆6,编织带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菌棒推车,其特征在于由底板1、轮轴2、支脚3、护栏4、把手5以及连接杆6组成:底板1为扁钢焊接而成的网格状的矩形框网格状矩形框的底板1扁钢分布间距较大,为避免菌棒从推车底板1落出,在网格间设置编织带7;底板1下固定有轮轴2,底板1下方一侧设两个支脚3,轮轴2和支脚3同时接地使底板1水平;底板1上方两侧设置竖起的护栏4,护栏4为扁钢焊接的矩形框;位于支脚3一侧的护栏4外侧固定有水平的把手5,把手5下方设置连接杆6连接把手5和护栏4。
在菌棒推车上呈品字型堆放菌棒,菌棒的长度大于护栏4的宽度,致使运输过程中菌棒不会沿运动方向落下;使用中操作人员抬起把手5,支脚3离地,轮轴2滚动带动菌棒推车移动。
实施例2:菌棒推车,其特征在于由底板1、轮轴2、支脚3、护栏4、把手5以及连接杆6组成:底板1为扁钢焊接而成的网格状的矩形框网格状矩形框的底板1扁钢分布间距较大,为避免菌棒从推车底板1落出,在网格间设置编织带7;底板1下固定有轮轴2,底板1下方一侧设两个支脚3,支脚3为角钢,角钢的直角朝向菌棒推车的运动方向,增加菌棒推车伫立时的稳定性;轮轴2和支脚3同时接地使底板1水平;底板1上方两侧设置竖起的护栏4,护栏4为扁钢焊接的矩形框,护栏4上部向外倾斜,增加菌棒推车的载货量的同时增加品字型堆放的稳定性;位于支脚3一侧的护栏4外侧固定有水平的把手5,把手5下方设置连接杆6连接把手5和护栏4。
在菌棒推车上呈品字型堆放菌棒,菌棒的长度大于护栏4的宽度,致使运输过程中菌棒不会沿运动方向落下;使用中操作人员抬起把手5,支脚3离地,轮轴2滚动带动菌棒推车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甸康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施甸康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93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