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沉降式离心机转鼓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7712.1 | 申请日: | 2014-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8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胡万鹏;万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学院;嘉兴市绿能废弃油脂回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B7/08 | 分类号: | B04B7/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40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降 离心机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降式离心机转鼓改进结构,特别适用于油水分离。
背景技术
现有沉降式离心机的转鼓壁是垂直的。当转鼓转动时油水几乎没有停留时间往往直接溢出,两者分离有一定难度。中国专利文献CN101653749A公开了一种“灌流用平板式沉降离心机”,它包括机壳(3)、机盖(8)、固定螺栓(16)、底盘(2)、机腔(4)、转鼓(5)、密封连接(14)、传动组(1)及控制装置等部件,其特征在于机盖上安装有蒸汽输入管(13)、蒸汽压力表(11),和深入转鼓内的进料/回收管(10)、撇液管(9)、培养基输送管(12),这些管道通过T形阀组分别与生物反应器、上清液储罐和培养基储罐连接。但该离心机有些许不足,一是撇液管管口处在上清层,会对上清层产生扰动,影响上清纯度。二是它一次只能处理一锅液流,中间不能添加,因而处理效率有待提高。再则转鼓内管子有3条,稍显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离心机的油水分离效果,同时减少油液向上飞溅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沉降式离心机转鼓改进结构,主轴带动一个W形转鼓,转鼓的底部有排液孔,一根进料管伸入转鼓腔内,转鼓的侧壁上部有斜形翻液板,进料管管口到主轴中心线的距离,小于转鼓斜形翻液板外沿到主轴中心线的距离,转鼓的斜形翻液板上通过至少三只支脚连接有环形挡油板。对距主轴中心线的两个距离作出限定,以保证进料管不干涉油环的形成和逸出。而环形挡油板可以对翻出的油液进行大的导向,防止油液无方向乱飞。
优选的转鼓侧壁上部的斜形翻液板的与水平方向成15o~75o倾斜角。
改造后的沉降式离心机,当油水混合物进入高速旋转的转鼓后,液体被加速,在离心力作用下,密度较大的水相向转鼓壁方向迁移,密度较小的油脂向轴心方向迁移,油脂在转鼓内形成油环。随着液态物料的添加(经实际测试,一次运转的液态物料体积是转鼓最大工作容积的 2-5 倍),转鼓内的水层和油层都逐渐增厚,当油面超过翻液板的边缘时即自上溢出,溢出的油脂被环形挡油板挡住,顺挡油板水平甩出,聚集到筒壁流下,最后通过机身上的排液管流向成品罐。当水层达到翻液板边缘时,油脂基本排空,此时停机。停机后,水下落到转鼓底部,从排液孔流出。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除运转效率有所提高,可以获得含水量≤1%的工业油脂,有利于油液集聚。
附图说明
图1是沉降式离心机改进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轴1,转鼓2,斜形翻液板3,排液孔4,进料管5,油相产品6,水7,支脚8-1,环形挡油板8。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图2。本例油水分离器采用沉降式离心机;主轴1带动一个直径为800 mm的W形转鼓2,转鼓的侧壁上部有斜形(倾斜角为30o)翻液板3,转鼓的底部有排液孔4;一根进料管5伸入转鼓腔内,进料管管口到主轴中心线的距离d为260 mm,比转鼓斜形翻液板外沿到主轴中心线的距离D小20mm。环形挡油板8外径为800 mm,内径为600 mm,四只支脚8-1高20 mm。离心机转鼓转速1200 rpm,分离因数高达600,每小时处理油水混合物2000 kg。经检测,该机器从上述油水混合物分离出含水量≤1%的工业油脂150 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学院;嘉兴市绿能废弃油脂回收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学院;嘉兴市绿能废弃油脂回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77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流器溢流管
- 下一篇:一种用于湿式电除尘器的不锈钢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