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齿轮轴类零件周转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6819.4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4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赵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长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2 | 分类号: | B62B3/02;B62B3/1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1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轴 零件 周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零件转运工位器具,尤其是一种适用于齿轮轴类零件转运的齿轮轴类零件周转车。
背景技术
齿轮轴指支承转动零件并与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的机械零件,一般为金属圆杆状,各段可以有不同的直径。
齿轮轴的加工工艺(以45号钢为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毛坯下料;(2)粗车;(3)调质处理(提高齿轮轴的韧性和轴的刚度);(4)精车齿坯至尺寸;(5)若轴上有键槽时,可先加工键槽等;(6)滚齿;(7)齿面中频淬火(小齿轮用高频淬火),淬火硬度HRC48-58(具体硬度值需要依据工况、载荷等因素而定);(8)磨齿;(9)成品的最终检验。
在以上的工艺过程中,经常要对齿轮轴的成品或者半成品进行搬运。目前,齿轮轴加工线上所采用的转运工位器具多为齿轮架,将齿轮架放置在手推车上,借助手推车转运,操作工需多次搬动,劳动强度大;并且齿轮架为单层结构,一般一次性仅可转运约三四十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转运方便、劳动强度低、避免零件磕碰、一次性转运零件数量为现有齿轮架两倍的齿轮轴类零件周转车。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齿轮轴类零件周转车,其结构特点是,包括底座、多根支撑杆构成的立架、下矩形框、上矩形框、上塑料板、下塑料板、扶手、两个万向轮与两个定向轮;
所述多根支撑杆的每一根支撑杆的底端均固定立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且所述每一根支撑杆均垂直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
所述上矩形框固定于所述支撑杆的顶端,所述下矩形框固定于所述支撑杆的中间部位;所述上矩形框上设置有上塑料板,下矩形框上设置有下塑料板;所述多根支撑杆构成的立架的顶部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所述扶手;
所述两个万向轮与两个定向轮均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上;所述两个万向轮位于靠近所述扶手的一端;
所述上塑料板及下塑料板均钻有多个通孔用以插放零件。
本实用新型的齿轮轴类零件周转车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上塑料板分为固定块和活动块;固定块通过螺钉固定在上矩形框上,活动块通过铰链与固定块联接。
所述下塑料板去四角,卡放在下矩形框上。
所述多个通孔在横向和竖向上以纵横成排的方式排列。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的齿轮轴类零件周转车,包括底座、支撑杆、下矩形框、上矩形框、上塑料板、下塑料板、扶手、万向轮与定向轮;所述支撑杆联接上矩形框、下矩形框以及底座;所述上下矩形框上均设置有塑料板;所述上塑料板分为两块,一块固定在上矩形框上,另一块通过铰链与固定块联接,可以翻转;所述下塑料板去四角,卡放在下矩形框上;所述上、下塑料板均钻有若干通孔用以插放零件;所述周转车一端设置有扶手;所述底座下方靠近扶手端安装两只万向轮,另一端安装两只定向轮。摆放零件时,先掀开上塑料板,将齿轮轴类零件插放在下层塑料板,待插满后,盖上上塑料板,将零件插放到上层。本实用新型的齿轮轴类零件周转车,一次可运输的最大零件数量与上下塑料板的孔数相关。一般地,上下塑料板可各放置40个左右的零件,因此周转车一次可运输大约80个左右的零件,是现有运输车的两倍左右。实际操作时,可根据需要适当扩大塑料板的面积,从而增大运输零件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齿轮轴类零件周转车,尤其适用于齿轮轴类零件的物流周转,具有转运方便、劳动强度低、一次性转运数量较多、避免零件磕碰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轴类零件周转车的立体图。
附图1中标号:1底座,2下矩形框,3上矩形框,4扶手,5上塑料板,501固定块,502活动块,503螺钉,504铰链,505通孔,6下塑料板,7支撑杆,8定向轮,9万向轮。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齿轮轴类零件周转车,包括底座1、多根支撑杆7构成的立架、下矩形框2、上矩形框3、上塑料板5、下塑料板6、扶手4、两个万向轮9与两个定向轮8;
所述多根支撑杆7的每一根支撑杆7的底端均固定立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上,且所述每一根支撑杆7均垂直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长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长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68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轨车辆磁轨制动器及其悬挂装置
- 下一篇:轻便型三折婴儿推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