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房-制冷装置一体化机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6747.3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9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鞠俊;李鹤明;钟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朗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房 制冷 装置 一体化 机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柜,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型的机房-制冷装置一体化机柜。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能源短缺形势严峻已受全社会普遍关注,节能减排措施的出台迫不及待。近年来,通信产业发展迅速,已变成了能耗大户,几大通信运营商每年的总耗电量达到200亿度以上。其中,通信交换设备以及机房专用空调的耗电量约占90%。随着通信产业的发展,移动通信基站的数量还在增加,基站机房总耗电量越来越大,降低机房空调电能消耗、减少电费支出,已成为移动通信运营商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基站机房一般面积较小,且空间相对密闭,而机房内通信交换设备发热量较大,基站机房内显热比很高,一般需要全年制冷,且对洁净度要求较严格,使基站机房空调与普通舒适型空调相比,具有显热比更高、洁净度更高、可靠性更高等特殊要求。我国乃至世界大部分地区在冬季和过渡季甚至夏季的早晚时段,室外温度低于基站机房内要求的温度,适当引入新风对室内空气冷却就可以代替常规的压缩式机械制冷,从而大大节约机房空调电能消耗。
另一方面,大量的基站机房设在荒山野岭,处于无人值守状态。常规的风冷分体式空调常常遭到人为破坏,或经烈日暴晒、风吹雨淋、年久失修而损坏。将传统的风冷冷凝器置于室内实现一体化空调设计,安装维护十分简便,既可以防止室外机被盗被损,也可改善机房空调自身运行环境、确保工作可靠,防止机房空调被损坏后,基站通信设备发生故障甚至烧毁。
目前高热密度机房空调机柜的散热问题普遍存在,制冷机组只对整个机房散热,不能对具体的机柜散热,更不能适应机柜不同的热密度,智能化调整各个末端的容量成为难题,导致机组耗电量大,机组运行控制适应性较差,无法实现自动控制,基于以上所述,将传统的风冷冷凝器置于室内实现一体化空调机柜设计的开发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房-制冷装置一体化机柜,该机柜克服了传统机房整体散热结构对机柜散热不均匀,耗电量大,设备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本案提供的机柜将冷凝装置和风机设置在机柜底部,有针对性地对机柜内部机器进行冷却,节约了能源。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房-制冷装置一体化机柜,包括,机柜,为长方体金属立柜支架,所述金属立柜支架下侧壁内设有支撑机器的支撑装置,所述机柜形成了热气流通道和冷气流通道,所述机柜底部沿气流运行路径上依次设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后壁上设有多个气流入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壁上设有气流通过孔道,靠近所述第二壳体前端上壁面部分区域开设有多个气流流出通道;
管式热交换器,置放于固定在所述机柜内底部的第一壳体内,所述管式热交换器由呈U型的铜管和盘绕于所述铜管外壁上的铝翅片组成,所述铜管入口端与穿过所述第一壳体后壁的第一管路连接,所述铜管出口端与穿过所述第一壳体后壁的第二管路连接;
风机,固放于通过推拉方式安装在所述机柜内的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对接于所述机柜内部底端,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对接界面上的对应位置处设有相匹配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扣合连通整个电路,用于控制所述风机的运行;
其中,在所述第二壳体内风机的作用下,热通道的气流穿过设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后壁上气流入口,经过所述管式热交换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气流通道,最后由所述第二壳体上壁面上的气流通道排出,进入机房冷通道内。
优选地是,所述的机房-制冷装置一体化机柜,其中,所述铜管的入口端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设置于所述机柜外部的水泵连通,所述水泵与保温膨胀水箱连接,所述铜管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接,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制冷装置连接。
优选地是,所述的机房一制冷装置一体化机柜,其中,所述第一管路在穿过所述第一壳体的后壁后分流形成三个平行支管路,三个所述支管路再汇聚成一个总管路,所述总管路与所述铜管入口端连接,其中两个所述支管路上设有开关阀门,配合设置所述铜管的出口端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控制冷制剂的流量,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优选地是,所述的机房-制冷装置一体化机柜,其中,所述机房-制冷装置一体化机柜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柜底部的积水盘,所述积水盘的后侧壁上设有水位监测孔,所述积水盘的底端面内设有至少一个高出底端界面高度的溢水孔,对所述机柜整体装置具有加湿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朗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朗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67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